[发明专利]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1259.0 | 申请日: | 200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木川弘;上田隆美;冈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D5/30 | 分类号: | B66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制动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在该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主体激励制动器线圈使制动器线圈吸引电枢,从而使电磁制动器装置释放。并且,控制装置主体可以检测因制动器线圈的吸引而产生的电枢的释放动作的开始,在检测到释放动作的开始时,使产生于制动器线圈的吸引力小于释放动作开始之前的吸引力。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No.200680001798.5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06年03月14日,发明名称: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例如电梯的制动器装置等电磁制动器装置的制动器线圈的励磁状态进行控制的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磁制动器装置中,使用使制动器线圈的励磁电流指令逐渐增加到预先设定的值的励磁电流指令单元,由此降低在制动器释放时电枢冲击电磁铁磁场而产生的冲击声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6798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磁制动器装置中,由于单纯地使制动器线圈的励磁电流逐渐增加,所以在使用时间常数较大的电磁铁时,释放动作时间相当长。并且,由于没有考虑电磁铁与电枢之间间隙的偏差、制动弹簧的弹簧力的偏差、电磁铁特性的偏差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等,所以不能稳定获得降低冲击声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制动器释放动作的长时间化,并且稳定地降低制动器释放时的冲击声音的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具有控制装置主体,该控制装置主体激励制动器线圈使制动器线圈吸引电枢,从而使电磁制动器装置释放,控制装置主体可以检测通过制动器线圈的吸引而产生的电枢的释放动作的开始,在检测到释放动作开始时,相比释放动作开始之前,降低产生于制动器线圈的吸引力。
此外,本发明的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具有控制装置主体,其激励制动器线圈使制动器线圈吸引电枢,从而使电磁制动器装置释放,控制装置主体计测制动器线圈的励磁开始后的时间,在制动器线圈的励磁开始后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增加制动器线圈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概况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控制装置主体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控制装置主体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控制装置主体的电流指令的变化与流过制动器线圈的电流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图1中的电枢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与制动器释放时的电压指令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控制装置主体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控制装置主体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6中的间隙/按压力补偿部的动作开始时间与控制指令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控制装置主体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图9中的控制装置主体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控制装置主体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图11中的控制装置主体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控制装置主体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控制装置主体在制动器释放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1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