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驱动机构式斗轮堆取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0671.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晨;杨隆华;吴彤峰;陆安山;黄宜军;张千锋;颜世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65/04 | 分类号: | B65G65/04;B65G65/2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驱动 机构 式斗轮堆取料机 | ||
1.混合驱动机构式斗轮堆取料机,包括基于机架(1)设置的斗轮悬伸臂(3)和基于车架(11)设置的斗轮悬伸臂俯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轮悬伸臂俯仰装置包括设于车架(11)前部的第一机架俯仰机构(15)和设于车架(11)后部的第二机架俯仰机构(16),所述第一机架俯仰机构(15)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俯仰摇杆(6)、第一俯仰连杆(5)和第一俯仰摆杆(4),所述第一俯仰摆杆(4)和第一俯仰摇杆(6)的下端于车架(11)上前、后铰连,所述第一俯仰连杆(5)前端与第一俯仰摆杆(4)的杆体铰连,第一俯仰连杆(5)后端与第一俯仰摇杆(6)上端铰连,所述第二机架俯仰机构(16)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处于下方的第二前摇杆(7)和第二后摇杆(10)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二前连杆(8)和第二后连杆(9),所述第二前摇杆(7)下端和第二后摇杆(10)下端于车架(11)上相互铰连,所述第二前连杆(8)下端和第二后连杆(9)下端分别与第二前摇杆(7)上端和第二后摇杆(10)上端铰连,第二前连杆(8)上端和第二后连杆(9)上端铰连;所述机架(1)由第一机架俯仰机构和第二机架俯仰机构支撑,支撑方式为机架(1)后底部与第二前连杆(8)和第二后连杆(9)的铰链点形成复合铰链,机架(1)前底部铰连于第一俯仰摆杆(4)上端;所述斗轮悬伸臂(3)前端安装斗轮(2),斗轮悬伸臂(3)后端铰链于机架(1)前部,斗轮悬伸臂(3)前部臂体由牵拉绳(12)斜拉于机架(1)顶部;所述第一俯仰摇杆(6)的驱动为设于车架(11)上的第一俯仰大功率常规电动机,所述第二前摇杆(7)和第二后摇杆(10)的驱动分别为设于车架(11)上的第二前摇杆大功率常规电动机和第二后摇杆小功率伺服电动机,或所述第二前摇杆(7)和第二后摇杆(10)的驱动分别为设于车架(11)上的第二前摇杆小功率伺服电动机和第二后摇杆大功率常规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驱动机构式斗轮堆取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后部设有配重块悬伸臂(14)和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悬伸臂(14)后端与机架(1)铰连,配重块悬伸臂(14)前部臂体通过牵拉绳(12)斜拉于机架(1)顶部,所述配重块(13)设于配重块悬伸臂(14)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0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柜门锁及具有该机柜门锁的机柜
- 下一篇:钥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