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限位调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0394.3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呈;萧辅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装置 | ||
1.一种可限位调距装置,包含:
一筒身,包括一前端面、一外周面、一内周面,及一形成于该内周面的内螺纹;
一座体,包括一对应该前端面设置的凸缘、一外环面,及一形成于该外环面且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该座体相对该筒身可自一预组立位置改变为一组立位置,该凸缘与该前端面在该预组立位置时的轴向间距较在该组立位置时的轴向间距为大;
一限位件,夹设于该座体的凸缘与该筒身的前端面之间,该限位件可受压变形,在该预组立位置时,该限位件具有一初始外径,在该组立位置时,该限位件具有一大于该初始外径的工作外径;及
一调整筒,可轴向移动地套设于该筒身的外周面,包括一后端面、一围绕该限位件的大孔径段、一介于该后端面与该大孔径段之间的小孔径段,及一衔接于该大、小孔径段之间的前抵肩面,在该组立位置时,该限位件的工作外径大于该小孔径段的孔径,该前抵肩面受该限位件阻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凸缘的外径小于该小孔径段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座体还包括一可自该筒身内操作的驱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一设置于该座体的第一光学组件,及一设置于该调整筒,且沿轴向位于该第一光学组件前方的第二光学组件,该第一光学组件为发光组件,该第二光学组件为光学透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座体还包括一邻接该凸缘且自该外环面凹设的容置槽,该限位件套设于该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限位件以高分子弹性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座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槽与该外螺纹之间,且贴触于该筒身的内周面的防水垫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其特征是,该筒身还包括一形成于该外周面的后抵肩面,该调整筒的后端面受该后抵肩面阻挡。
9.一种可限位调距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
步骤(A):制备一可限位调距装置,该可限位调距装置包含一筒身、一座体、一可受压变形的限位件,及一调整筒,该筒身包括一前端面、一内周面,及一形成于该内周面的内螺纹,该座体包括一与该前端面相对的凸缘、一外环面,及一形成于该外环面且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该调整筒包括一后端面、一大孔径段、一介于该后端面与该大孔径段之间的小孔径段,及一衔接于该大、小孔径段之间的前抵肩面;
步骤(B):将该座体相对该筒身螺入至一预组立位置,并使该限位件夹设于该座体的凸缘与该筒身的前端面之间,该限位件具有一初始外径;
步骤(C):将该调整筒的后端面朝该座体及该筒身套入至该小孔径段及该前抵肩面越过该限位件,该大孔径段围绕该限位件;及
步骤(D):将该座体相对该筒身更螺入至一组立位置,该限位件具有一大于该初始外径及该小孔径段的孔径的工作外径,该前抵肩面受该限位件阻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限位调距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该座体是自该筒身内操作更螺入至该组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03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