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油路电控放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79889.4 | 申请日: | 2014-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信;李文然;张效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20 | 分类号: | F02M37/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油路 放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油路电控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刚生产下线启动时或者在燃油管路相关件损坏(如粗滤器损坏)更换新件后以及起动长时间停止工作的柴油机时,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管路和油泵里面可能进入一定的空气。由于空气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和弹性,其在油路中会降低管路内的真空度,使燃油的吸力减弱,甚至发生断流。在混入空气较少的情况下,油流仍可维持,并由输油泵送往供油泵系统,发动机启动可能会比较困难。正常启动后,供油泵系统回油螺栓里面的溢油阀达到额定压力正常开启,油路里面少量的空气会随多余的燃油一起回到燃油箱。
但是油路和油泵中混入的空气量较多时,就会导致数缸断油或喷油量显著减少,会使柴油机启动后维持不久便自行熄火或根本无法启动。
目前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人为地去拧开供油泵系统回油螺栓上面的排气螺丝数圈,然后长时间的用手按压输油泵上面的手油泵至排出的柴油连续,通畅无气泡,发出“吱吱”的声音为止,然后拧死螺丝,将手油泵按压回至原位,车辆才能正常起动。这样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不但耽误了生产效率和车辆的运行时间,而且空气被排出的时候燃油也会被排出,洒落到柴油机机体及地面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燃油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排除油路和油泵中空气的柴油机油路电控放气装置。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柴油机油路电控放气装置,包括供油泵系统、安装于供油泵系统上的进油螺栓以及回油螺栓,进油管一端连接于进油螺栓的进油口,其另一端设置于燃油箱的底部,所述进油管上依次安装有带电动泵的粗滤器、输油泵以及细滤器,所述回油螺栓上设置有当油压过高时溢流的溢流装置以及排气装置,所述溢流装置连接于回油管,所述排气装置经电磁阀连接于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尾端设置于燃油箱的底部,所述带电动泵的粗滤器以及电磁阀经控制电线束电连接于开关。
上述排气装置包括旋合固定于供油泵系统上的空心螺栓Ⅰ、沿轴线方向设置于空心螺栓Ⅰ内的进油孔Ⅰ以及设置于空心螺栓Ⅰ上且与进油孔Ⅰ相导通的回油孔Ⅰ,所述回油孔Ⅰ通过电磁阀连接于回油管。
上述溢流装置包括旋合固定于空心螺栓Ⅰ下方的空心螺栓Ⅱ、沿轴线方向设置于空心螺栓Ⅱ内的进油孔Ⅱ、活动设置于进油孔Ⅱ内的钢球以及固定于空心螺栓Ⅱ底部的弹簧座,所述进油孔Ⅱ内且位于钢球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当钢球被弹簧顶至上死点位置时,进油孔Ⅰ与进油孔Ⅱ不导通,所述空心螺栓Ⅱ上且位于钢球的下方设置有与进油孔Ⅱ导通的回油孔Ⅱ,所述回油孔Ⅱ连接于回油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动开关,通过控制电线束使带电动泵的粗滤器和回油电磁阀同时导通。带电动泵的粗滤器可以快速将燃油箱里面的燃油通过进油管吸到输油泵里面,再经过细滤器由进油螺栓进入到供油泵系统里面。同时油路里面的空气会从回油螺栓上的排气装置经过电磁阀和燃油一起回到回油管,并最终回到燃油箱里面。这时,油路和油泵里面没有了气阻,钥匙开关打到起动档,燃油可顺利供给燃油喷射系统,使发动机起动。起动正常后,关闭控制开关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回油螺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油箱 2.带电动泵的粗滤器 3.输油泵 4.细滤器 5.进油螺栓 6.回油螺栓 6.1空心螺栓Ⅰ 6.2回油孔Ⅰ 6.3 回油孔Ⅱ 6.4弹簧座 6.5空心螺栓Ⅱ 6.6 进油孔Ⅰ 6.7 钢球 6.8弹簧 6.9 进油孔Ⅱ 7.供油泵系统 8.进油管 9.回油管 10.电磁阀 11.控制电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