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缸悬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77207.6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庆平 |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064106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缸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也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与越来越离不开汽车了。而汽车中,悬挂系统尤为重要,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绝大多数悬架多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架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架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悬挂系统有很多种,而应用最多的有下列几种方式。
板式弹簧减震技术悬挂系统主要通过板式弹簧在车辆遇到障碍物时产生减震作用,结构大都是拱形板式弹簧(俗称工字板),板式弹簧中间拱底与车轮轮轴相连接,一侧与车身固定点固定,另一侧通过衬套或者轮轴控制可以自由伸展。车辆行驶中尤其是遇到障碍物时板式弹簧伸展起到减震作用,但由于该种技术板式弹簧一侧固定另一侧活动的结构,单向受力,使车轮轮轴受力通过板式弹簧传导给车体时受力严重不均衡,车轮轮轴与车体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使车辆轴距突然发生变化,形成对车体的强力冲击,造成车体不稳定,给车辆和驾驶者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减震(包含弹簧、减震器等)和导向元件(纵向推力杆、横向推力杆等)组合式悬挂系统,此类悬挂系统为了增强稳定安全性而设置导向元件(横向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相较于板式弹簧悬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作用,但由于其纵向和横向分别为单向受力,结构本身决定其不能完全解决减震过程中的稳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缸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缸悬挂装置,包括横梁、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减震器;
第一液压缸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一液压缸等另一端与减震器连接;
第二液压缸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减震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的轴线与第二液压缸的轴线相交。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横梁的一端,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手上横梁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摆动臂的一端与减震器相连;
第一摆动臂的另一端与横梁活动转动连接;
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摆动臂的一端与减震器相连;
第二摆动臂的另一端与横梁活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减震器设置在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的轴线交点上;
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以交点到横梁做的垂线为轴线对称。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油口相连通;
第一液压缸的第二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双缸悬挂装置还包括辅助液压缸;
辅助液压缸的个数为偶数。
进一步的,辅助液压缸包括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
第三液压缸的第一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第三液压缸的第二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油口相连通;
第四液压缸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第四液压缸的第二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二油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的一端设置在横梁的一端,第一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摆动臂的转动端和减震器;
第二液压缸的一端设置在横梁上,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减震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缸套、活塞、缸杆、上吊耳和下吊耳;
活塞设置在缸套内的中间位置,其距离缸套的两端的距离相同;
缸杆穿过活塞从缸套两端伸出;
缸杆的一端连接下吊耳;
缸套远离下吊耳的一端连接上吊耳;
活塞与缸套之间设置有双向油封,用于将缸套内的空间分割为两部分;
缸套的两端分别与缸杆之间设置有外油封,用于防止缸套内的液压油泄漏。
本发明双缸悬挂装置,在横梁上设置两个液压缸,通过将液压缸的轴线相交,并将减震器设置在交点处,从而使减震器在减震过程中,通过液压缸的双向对流,使得车轮无论在静态或动态都保持不变的轴距,使车辆行驶容易操控、平稳顺畅;该装置可以运用在悬挂,刹车,转向,横向与纵向的拉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庆平,未经史庆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锁的反锁方法
- 下一篇:多自由度微创外科手术持械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