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砷锑金精矿综合回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3003.5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成;刘洪晓;孙振;杨兴庆;徐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1/02;C22B30/02;C22B30/04;C22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834506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砷锑金 精矿 综合 回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精矿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甘肃地区某含砷锑金矿石为难处理金矿石。矿石中矿物组成复杂,含有相当多提金干扰因素,金以极细粒形式浸染于黄铁矿和毒砂、辉锑矿之中形成粘连和包裹,采用焙烧预氧化脱硫、碳、砷后,砷、锑等杂质仍对金浸出有较大影响。辉锑矿很容易分解形成Sb2O3 及SO2 ,所形成的Sb2O3 到足够量时容易在焙烧炉床内呈颗粒聚集,有时也叫作“熔结”,锑的氧化物在金的浸出过程中容易形成氧化膜阻止氰化物靠近金的表面而影响金的浸出。此外,活泼的锑能与贵金属形成合金,这种合金不溶于氰化物溶液,致使金浸出率降低,因此消除锑对金浸出的影响是必须的。
针对如何提高含砷锑金精矿焙烧以后金的浸出率,国内外研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在焙砂中浸出Sb2O3 来消除对金浸出的不利影响,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对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研究这类含砷锑金矿石的回收利用,对黄金生产的发展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锑、砷、金的回收率高的含砷锑金精矿综合回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含砷锑金精矿综合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含砷锑金精矿综合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含砷锑金精矿加水调成矿浆,矿浆加入浸出剂预先碱性浸出,碱性浸出液经过还原剂还原后回收锑;
2)浸出渣洗涤后进行经过两段焙烧工艺回收砷和硫,一段焙烧温度550-600℃,使矿物中的砷氧化成As2O3,通过湿法收砷进行回收,二段焙烧温度650℃,使矿物中的硫氧化成SO2,通过制酸工艺进行回收;
3)焙烧渣经过酸浸—洗涤后,再磨矿,经过氰化浸出后,回收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还原后形成的还原液返回碱性浸出装置充当浸出液循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浸出剂为Na2S。所述浸出剂的用量为21kg/吨矿。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还原剂为H2SO4。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10kg/吨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一段焙烧和二段焙烧均采用瞬时升温到650℃、保温焙烧时间为12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调浆浓度为70%;浸出浓度70%;浸出矿浆中氢氧化钠浓度20g/l;矿浆中硫化钠浓度50g/l。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工艺的实质,申请人在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验结果如下:
。
含锑矿未经碱浸预处理回收率:
(54.2-19.15)/54.2×100%=64.67%
含锑矿经碱浸预处理后回收率:
(51.6-7.35)/51.6×100%=85.76%
含锑矿经碱浸预处理后回收率同比提高了:
85.76%-64.67%=21.09%
含锑液经空气催化氧化锑的综合回收率达8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含砷锑金精矿采用助浸剂预先碱性浸出,浸出渣洗涤后进行焙烧处理,回收砷和硫,焙烧渣经过酸浸—洗涤后,再磨矿,经过氰化浸出后,回收金。碱性浸出液经过还原剂还原后回收锑,还原液返回碱性浸出系统,从而达到综合回收金、锑、砷、硫的目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中,碱性预处理技术在精矿进入焙烧氰化前除去锑,提高了金回收率,降低了氰化钠消耗,空气氧化法技术回收循环液中的锑,操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工艺的最大的优点为回收率高,锑回收率达65%以上,金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针对的原料为料场堆存的岷县天昊、甘肃早子沟金精矿,该矿含有较高的砷、锑。
应用本发明含砷锑金精矿综合利用技术:
1)先将含砷锑金精矿加水调成矿浆,矿浆加入浸出剂预先碱性浸出,碱性浸出液经过还原剂还原后回收锑,还原后形成的还原液返回碱性浸出装置充当浸出液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星塔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