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042.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名;顾浩民;吕志强;徐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更具体而言,是关于一种具有孔隙的发光二极管装置。
背景技术
固态发光元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低耗电量、低发热量、操作寿命长、耐撞击、体积小、反应速度快、以及可发出稳定波长的色光等良好光电特性,因此常应用于家电、仪表的指示灯及光电产品等领域。然而,如何改善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效率在此领域中仍是一项很重要的议题。
此外,以上发光二极管元件可进一步结合一次载体(sub-mount)而形成一发光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所述发光装置包含一具有至少一电路的次载体;至少一焊料(solder)位于上述次载体上,通过此焊料将上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次载体上并使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与次载体上的电路形成电连接;以及,一电连接结构,以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的电极垫与次载体上的电路;其中,上述的次载体可以是导线架(lead frame)或大尺寸镶嵌基底(mounting substrate),以方便发光装置的电路规划并提高其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孔隙的发光二极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一发光叠层包含一第一型半导体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及一活性层形在第一型半导体层与第二型半导体层间且发出一光线;以及一反射结构形成于第一型半导体层上并具有一第一界面与一第二界面;其中,光线于第一界面所产生的全反射角大于光线于第二界面所产生的全反射角;及其中,反射结构与第一型半导体层于第一界面形成欧姆接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上视图;
图3A-图3E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造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流程剖面图;
图4A-图4H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制造发光二极管装置的流程剖面图;
图5A及图5B为另一实施例中图案化牺牲层与透明导电层的上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应用于一灯泡的灯泡分解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 发光二极管装置
10 基板
12 结合结构
121 第一结合层
122 第二结合层
123 第三结合层
14 反射结构
141 金属层
142 透明导电层
143 孔隙
144 第一界面
145 第二界面
146 第三界面
147 接触层
148 第四界面
15 牺牲层
151、151'、151''、151''' 图案化牺牲层
16 发光叠层
161 第一型半导体层
162 活性层
163 第二型半导体层
17 保护层
18 第二电极
180 电极垫
181 第一延伸电极部
182 第二延伸电极部
183 第三延伸电极部
19 第一电极
20 成长基板
21 灯罩
22 透镜
23 载体
24 发光模块
25 载板
26 散热元件
27 连接件
28 电路单元
30 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伴随着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概念,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附图中,元件的形状或厚度可扩大或缩小。需特别注意的是,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元件,可以是熟悉此技术的人士所知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系统咔哒声的消减
- 下一篇:排水泵用无刷电动机及排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