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表面电解铬烧结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71658.9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佟伟平;杨旭;王慧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辽宁金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025 | 分类号: | H01H1/025;C25D3/04;B22F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电解 烧结 制备 cucr 电触头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表面电解铬烧结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触头是电力开关的核心元件,负担接通或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任务,决定了开关的断开能力和接触可靠性。CuCr合金做为触头材料的发明是电力开关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它极大地提高了真空开关的性能,经过数十年的持续研究和发展,CuCr合金已经基本取代了其它材料,成为中高压大电流真空开关的首选材料。
CuCr合金的制备工艺主要分成下列三种,即粉末烧结法、熔渗法和自耗电极法。其中熔渗法用于制备含铬量高的CuCr合金,对于低含量如CuCr25合金很难制备,其使用范围相对较窄;自耗电极法的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故目前现阶段工业生产仍以粉末烧结法为主。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产品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合金成分易于调节和控制,适合制备各种铬含量的CuCr合金。
粉末烧结法是将一定比例的铜粉和铬粉经充分混合均匀后压坯,然后烧结成形。根据压坯和烧结条件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液相烧结和固相烧结。该方法对粉体质量,尤其是对铬粉的质量要求严格,一般选择纯度较高,杂质较少的电解铬粉,但是铬粉在运输及其使用过程中又由于其与O、N、C的亲和力大,易吸气和产生不易还原的化合物,使得CuCr合金中含气量增大引入杂质,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质,故需要对原材料的存储做专门处理。
现阶段国内工业生产的CuCr合金以固相烧结为主,烧结温度在铜熔点以下,此工艺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含氧量波动大,有时高达0.2%,致密度一般在95%左右很难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得的合金韧性不高,需要后续处理。
采用液相烧结,能提高产品的致密度与韧性,但从相图上看,当铬含量在1.5~40%时,合金由高温单相区冷却进入液-固两相区,液相中析出过饱和的铬,密度较轻的固态铬粒子上浮,导致Cu、Cr两相分离;当铬含量为40~94.5%时,合金由高温单相区进入液-液两相区时,单一的液相还要经历一液相分解过程,分离的铬相在重力场下将迅速上浮而导致合金内成分偏析,所以液相烧结产品偏析严重,生产上一般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触头材料在制备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表面电解铬烧结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可得到铬质量含量范围在10~50%的CuCr合金,解决了做为电触头材料的CuCr合金的偏析问题,减少合金中气体与杂质的含量,改善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此方法适用范围广,比传统烧结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表面电解铬烧结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表面活化处理
将铜丝或铜网经去除表面的锈渍与氧化膜处理后,做为电解铬的阴极;
(2)铜表面电解铬
电解铬的阳极材料为铅板、铅锑或者铅锡板,阳极与阴极面积比1:3~3:1,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液,保持槽中电解液温度30~60℃;通入电流,保持阴极电流密度30~60A/dm2,电解0.5~2h后,得到吸附铬的铜丝或铜网;
(3)压坯成型
压坯成型的方法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3a)将电解吸附铬后的铜丝或铜网剪成小段或小块,装入模具压块制成压坯,压机压力为3~150t;
(3b)将电解吸附铬后的铜丝或铜网剪成小段或小块,与表面未电解铬的铜丝或铜网剪成小段或小块,交替叠加装入模具压块制成压坯,压机压力为3~150t;
(4)烧结
将压坯装入坩埚放入真空烧结炉,真空炉内真空度为1×10-4~9×10-3Pa,在温度1100~1400℃下进行液体烧结并保温0.5~3h后随炉冷却,得到CuCr电触头材料。
上述的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所述步骤(1)为:将铜丝去除表面的锈渍与氧化膜处理后,缠在铝板上做为电解铬的阴极。
上述的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铜丝或步骤(3b)中所述的表面未电解铬的铜丝,规格为:纯度≥99.9%,直径范围0.1~1mm。
上述的制备CuCr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铜网或步骤(3b)中所述的表面未电解铬的铜网,规格为:目数20~200目,纯度≥99.9%,由直径为Ф0.1~1mm的铜丝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辽宁金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辽宁金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