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秋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0307.6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梅;田军;何宇霞;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1/302;A23L1/3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具体地说是一种黄秋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黄秋葵饮料多种多样,而市场上销售的黄秋葵饮料通常采用果实为原料,均存在以下缺陷:花中总黄酮含量远大于果实,葵营养成分未充分利用,并且饮料外观混浊,限制了接受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保留该果实花中的营养物,又能够保证饮品的外观口感并且可以适用各类人群使用的黄秋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黄秋葵饮料,包括黄秋葵汁和辅料糖浆,各成分所占重量份为:
桑葚汁8%-12%,山药粉0.8%-1.2%,荔枝汁8%-12%,三氯蔗糖0.1%-0.2%,维生素C 0.05%,柠檬酸0.06%,DL-苹果酸0.06%,果蔬稳定剂0.2%,其余为黄秋葵汁。
所述山药粉为铁棍山药制成的山药粉。
一种上述的黄秋葵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
原料选择在花开第2-3天傍晚收缩时采集,低温真空干燥,按花的含量1%加入纯水进行加热萃取获得花汁;
B、混合调配
将黄秋葵花汁与辅料糖浆按配料比例准确计量,充分混合均匀,用纯净水调配定容,经三次120-150目筛过滤;
C、均质
进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机内温度控制为60-70℃,压力为20-22MPa;
C、灭菌
经上述步骤后放入UHT杀菌机中进行UHT灭菌,灭菌温度为115℃-121℃,时间为15-25秒;
E、灌装封口再灭菌
灌装封口后由喷淋沸水杀菌,温度为90-95℃,时间为15-2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纯天然黄秋葵萃取获得的花汁和新鲜果汁为原料,充分的利用了黄秋葵花的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特别高;
2、合理使用添加成分,不加香精、防腐剂保证了食品安全,果胶,起到产品少沉淀,外观质量好的效果;
3、生产工艺配合优选的工艺参数没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料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黄秋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黄秋葵饮料,包括黄秋葵汁和辅料糖浆,各成分所占重量份为:
桑葚汁8%,山药粉0.8%,荔枝汁8%%,三氯蔗糖0.1%%,维生素C 0.05%,柠檬酸0.06%,DL-苹果酸0.06%,果蔬稳定剂0.2%,其余为黄秋葵汁。
实施例二:
桑葚汁10%,山药粉1%,荔枝汁10%,三氯蔗糖0.15%,维生素C 0.05%,柠檬酸0.06%,DL-苹果酸0.06%,果蔬稳定剂0.2%,其余为黄秋葵汁。
实施例三:
桑葚汁12%,山药粉1.2%,荔枝汁12%,三氯蔗糖0.2%,维生素C 0.05%,柠檬酸0.06%,DL-苹果酸0.06%,果蔬稳定剂0.2%,其余为黄秋葵汁。
一种上述的黄秋葵饮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
原料选择在花开第2-3天傍晚收缩时采集,低温真空干燥,按花的含量1%加入纯水进行加热萃取获得花汁;
B、混合调配
将黄秋葵花汁与辅料糖浆按配料比例(所说的配料比例可选用实施例1-实施例3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准确计量,充分混合均匀,用纯净水调配定容,经三次120-150目筛过滤;
C、均质
进入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机内温度控制为60-70℃,压力为20-22MPa;
C、灭菌
经上述步骤后放入UHT杀菌机中进行UHT灭菌,灭菌温度为115℃-121℃,时间为15-25秒;
E、灌装封口再灭菌
灌装封口后由喷淋沸水杀菌,温度为90-95℃,时间为15-20分钟。
本发明中所说的山药粉优选为铁棍山药,配方中选用铁棍山药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誉为长寿因子,兹食润喉,药食兼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