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菜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0211.X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梅;田军;何宇霞;吴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菜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上泡菜都是利用自然发酵,在高盐环境长时间发酵,传统的这种制备方法,不易控制发酵菌;亚硝酸盐含量高,不健康;
黄秋葵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物质,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用黄秋葵进行泡菜加工的记载,如何进行发酵加工尚无成熟经验,另外新鲜黄秋葵收成期短(30-40天),不易存在,影响其食用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酵时间短,营养价值高,不破坏有效成分,有害成分少,方便食用和加工,可延长保质期,加工周期短的泡菜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泡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
原料选择6-8CM长的鲜果荚,清洗去蒂后放入容器,在容器内预泡渍;
B、混合调配
在上道工序之后加浓度为2%-6%的盐水同时加入花椒、生姜,煮沸冷却后再加乳酸菌种;
C、发酵
入坛封口并发酵,发酵时间为36-72小时,发酵后,出坛清洗;
D、检测盐分
控制盐分不大于3.5%,如过高通过流水脱盐;
E、脱水
压力脱水至水分含量低于90%;
F、灌装
按口味要求加入调料,检验灌装后封口并杀菌。
所述盐水占鲜果总量25%-35%,花椒0.1%-0.2%,生姜0.2-0.3%。
所述步骤F中杀菌是在温度为90℃-100℃的高温水内加热并冷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发酵方面,发酵时间非常短,菌种纯度高,质量易控制;
2、低盐发酵环境,不破坏黄秋葵有效成分,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少;
3、延长保存期,方便食用和进一步加工;
4、加工周期短,适应收成期时间;
5、通过降低盐和水的使用量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6、快速发酵,使产品的熟化周期大大缩短加快盐渍池等快速周转;
7、通过乳酸菌发酵,产品具有较好的风味,保证了产品色泽,脆度及口感;
8、使产品的熟化发酵过程可控,保证每一批次产品质量一致,更利于标准化生产;
9、减少了沸水排污放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泡菜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泡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
原料选择6-8CM长的黄秋葵鲜果荚,清洗去蒂后放入容器,在容器内预泡渍;
B、混合调配
在上道工序之后加浓度为2%-6%的盐水同时加入花椒、生姜,煮沸冷却后再加D/L-乳酸菌种;所说的盐水占鲜果总量25%-35%,花椒0.1%-0.2%,生姜0.2-0.3%;
C、发酵
入坛封口并发酵,发酵时间为36-72小时,优选48-50小时,发酵后,出坛清洗;
D、检测盐分
控制盐分不大于3.5%,如过高通过流水脱盐;
E、脱水
压力脱水至水分含量低于90%;
F、灌装
按口味要求加入调料,检验灌装后封口并杀菌,杀菌是在温度为90℃-100℃的高温水内加热,20分钟后冷却。
通过本发明的泡菜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黄秋葵泡菜,是以黄秋葵新鲜嫩果为原料,经泡制发酵而生产的冷加工蔬菜,较其它加工蔬菜有效成分损失、破坏少,特别是维生素、纤维素、酵素、保留了黄秋葵自身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多糖、碳水化合物、植物黄酮、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可满足人体需要的膳食营养均衡,而且是最好的低热量食物。
泡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及其代写产物乳酸,它能定殖在人体的小肠和大肠内,便于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新陈代谢活动,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起到清洁肠胃,改善肠道功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血脂,预防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抗高血压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等功效。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某些引发大肠癌的酶的活力,并具有减肥等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源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瓜豆豉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