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8591.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石巍;张馨元;刘欣;南旭;刘慧娟;孙亚楠;葛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04 | 分类号: | A61K47/04;A61K47/34;A61K31/7068;A61K38/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壁碳 纳米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阿糖胞苷、盐酸吉西他滨、博来霉素等抗癌药物都是水溶性药物,难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杀死细胞(K.Ruckmani,B.Jayakar,S.K.Ghosal.Nonionic Surfactant Vesicles(Niosomes)of Cytarabine Hydrochloride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Leukemias:Encapsulation,Storage,and In Vitro Release[J].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2000,26(2):217–222),因此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这类药物的抗癌疗效,而纳米材料由于增强的EPR效应,易于在肿瘤细胞内聚集,因此可以作为载体运送水溶性抗癌药物(温涛,贾涛,等.纳米载体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2003,38(3):236-240)。
多壁碳纳米管是一种管状的碳材料,由于其具有大的表面积、易改性的表面以及独特的物理性质,而被广泛用作药物、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的载体。但要实现多壁碳纳米管在抗癌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载药量低、水中分散性差,生物相容性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目前,常采用共价和非共价修饰方式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进行修饰以解决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问题(Zhuang Liu,Scott Tabakman,Kevin Welsher,and Hongjie Dai.Carbon Nanotub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In vitro and in vivo Detection[J],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Nano Res,2009,2:85-120),但是,此类修饰步骤不仅较为繁琐,还可能对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及性能造成破坏,因此,发展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且具有高载药量的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包括载体、水溶性药物层和聚多巴胺膜,所述水溶性药物层包裹在载体表面,聚多巴胺膜包裹在水溶性药物层表面,所述载体为多壁碳纳米管。
所述多壁碳纳米管可选自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等,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可为5~20nm,长度可为0.1~5μm;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羟基的百分质量分数可为2%~6%。
所述水溶性药物可选自盐酸阿糖胞苷、盐酸吉西他滨和博来霉素等中的一种,水溶性药物的浓度可为10~30mg/ml。
所述聚多巴胺膜的厚度可为2~10nm。
所述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溶解在超纯水中,再超声分散,得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2)将水溶性药物溶解在超纯水中,得到药物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药物溶液加入步骤1)得到的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得混合液;
4)在混合液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反应后得反应液;
5)在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离心,得沉淀物,将沉淀物再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
在步骤1)中,所述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超纯水的配比可为(1~6)mg∶(1~10)ml,其中,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以质量计算,超纯水以体积计算;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可为1h。
在步骤4)中,所述多巴胺盐酸盐的加入量为2~8mg;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20~60min。
在步骤5)中,所述在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条件可为:将反应液升温至45~65℃,搅拌中加入8~35μl浓度为0.8~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控制反应液的pH值为8~11;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10~30h;所述洗涤可洗涤至少2次;所述干燥可采用冷冻干燥。
本发明通过多巴胺自聚成聚多巴胺的同时将水溶性药物包裹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得到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佳且载药量高的药剂。通过改变药物的浓度,可制得具有不同药物装载量的载药材料,并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