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727.9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峰;陈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01J13/02;C01G5/00;C01G49/0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复合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1)、将以粒径为1~10nm的金属银、铜或钴为内核,以厚度为1~20nm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为外壳的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投放于含有12~18个碳的直链烷烃或烯烃有机溶剂中,形成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分散体系;
(2)、在搅拌条件下,按照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分散体系中单质金属银、铜或钴内核的物质的量的1~40倍加入硫醇或单质硫,控制反应温度为25~80℃,搅拌反应0.1~24小时得到反应体系;
(3)、向步骤(2)得到的反应体系中按照反应体系:无水乙醇或丙酮=1:1~2的体积比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混合均匀,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5~15分钟,去除上清液,即得到直径为1~10nm的空腔内部含有粒径为0~9nm的银、铜或钴纳米粒子,外部附着有粒径为1~20nm的银、铜或钴的硫化物厚度为1~20nm的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中空或半中空复合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7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 下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动态解密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