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721.1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庄伟建;蔡铁城;陈华;张冲;邓烨;杨杨;周双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N47/18;A01P21/00;A01P3/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花生 种子 活力 促芽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生种衣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春花生烂种缺苗问题一直很严重,其原因主要是花生种子收获后,在晒种过程中、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易降低甚至丧失活力。为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国内外对花生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特征和促控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种衣剂在种子上的应用是一项新型的、有效地增产技术,是种子工作中的一项新课题。种衣剂通常是由农药原药、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它辅助加工制成。种衣剂在土壤中遇水吸胀透气而不被溶解,从而使种子正常发芽,使农药和种肥及生理活性物质等缓慢释放。具有促进种子生长正常,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提高产量等功效,达到防治病虫害,防治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保苗的有效功效(聂呈荣,1997)。吸水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干燥的种子细胞处于凝胶状态,细胞膜不连续而失去其选择渗透,吸胀初期种子从凝胶状转向晶体状,膜系统必修进行修复。当种子直接浸在水中或者播种在潮湿的土壤中,由于吸水快,膜来不及修复,失去其原来的完整性,会出现糖分、有机酸、离子、氨基酸甚至蛋白质和酶的渗透现象,这种现象要等到膜系统修复后才能减少(Bewley,1985)。低活力的种子,由于劣变,膜受到一定的损伤,膜脂不饱和性低,膜流动性差,修复慢;环境温度低,也会降低膜脂的流动性,修复能力更慢(Bewley,1985)。水分吸收过快,一些磷脂和膜蛋白分子会被冲离原位以至修复缓慢,渗漏量增大,而引起细胞损伤和结构解体(傅家瑞,1985)。吸胀过程,导致细胞膜损伤,丧失功能,引起烂种,这是低活力早季花生烂种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春季花生的出苗量,往往进行补苗。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花生种子资源。因此通过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渗透处理,有利于早季华南地区的花生种植,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及产量。
本发明通过渗透调节理论,对花生种子进行播种前的缓慢吸水渗透处理,改善花生种子的酶活性,对萌发中细胞膜进行修复,保持膜的稳定性,维持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华南地区生产存在的问题,改善花生种子萌发生长性能,提高种子活力,从而有效解决早春种植过程中的烂种缺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花生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活力易降低或丧失活力,提供一种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本发明提供的促芽剂使用方法简单,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达到防治病虫害、保苗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根据花生种子的一般含水量,与花生种植过程中细胞膜修复含水量的比值,设计合理的促芽剂,使花生的含水量提高到一定值,修复损伤的细胞膜和整体激活花生种子中的各种酶,提高种子活力,提前使花生适应田间的各种不利因素,有效地保护花生种植过程中的出苗率。
一种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包括如下组分:红土、珍珠岩、碳化谷粒、多菌灵和水。
所述的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主要成分为红土、珍珠岩和水,辅料为碳化谷粒和多菌灵。
所述的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红土、珍珠岩、碳化谷粒、多菌灵和水的重量比值为7:15:4:4:15。
所述的碳化谷粒为燃烧过后的稻谷壳。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的方法,将红土干燥至含水率为0~5wt%,磨成细粉;碳化谷粒磨成细粉;然后将红土、珍珠岩、碳化谷粒、多菌灵和水按重量比值混合均匀,制得促芽剂。
一种如上所述的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促芽剂的使用方法,在早春播种前,将花生种子与促芽剂按重量比值13:1~14:1混合拌种,采用密闭塑料袋子包起来,放置3-4天,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和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素逐渐渗透到花生种子中,提高花生种子的含水量,修复花生种子的细胞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促芽剂,能使水分逐渐渗透到花生种子中,使花生种子细胞膜得到修复而提高花生种子的抗低温阴雨能力。
2.本发明在促芽剂中添加多菌灵,能有效的抑制种子在处理和发芽过程中的各种霉菌,有效的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达到防治病虫害、保苗的功效。
3.本发明提供的促芽剂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28℃培养一周下不同药剂处理生长情况,左图为实验组、右图为对照组;
图2. 20℃培养两周下不同药剂处理生长情况,左图为实验组、右图为对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