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远场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6064.9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王长涛;赵泽宇;王彦钦;胡承刚;蒲明薄;王炯;黄成;刘玲;罗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58 | 分类号: | G02B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远场超 分辨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分辨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远场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衍射极限一直是超分辨成像领域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由于衍射极限的存在,很长时间以来,传统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分辨力都被限制在200nm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微观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于超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越发渴求。为了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研究人员沿着不同的途径展开了深入研究,在不懈努力之下,各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被相继提出,STED显微技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STED显微技术由德国人Stefan Hell于1994年率先提出,其原理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引入一束STED光束,通过适当的位相调制使STED光束在荧光样品表面聚焦为环状光斑,调节环状光斑的位置使其与激发光斑重合,通过受激发射损耗过程,使激发光斑外缘区域的荧光分子不再发射荧光,从而有效减小激发光斑的面积,也即减小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提高系统的成像分辨力。STED显微技术具有超高分辨力、远场成像、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等显著特点,因此极其适用于生物活体成像。然而要想实现STED显微成像确并非易事,STED显微成像系统中,为了获得超高的分辨力,普遍选用数值孔径为1.4左右的高数值孔径物镜,因此聚焦于样品表面的激发光斑和STED光斑尺寸均在500nm以下,此时要调节两光斑位置重合对光路系统的调节精度要求非常高,此外,由于光斑尺寸都在亚波长量级,而普通的成像设备如CCD等都达不到如此高的分辨率,因此在调节过程中无法对两光斑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这又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光路调节的难度。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一种实现远场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首先将激发光和STED光同时耦合进入单模光纤,然后再依次通过准直透镜、起偏器、双波长波片以及液晶偏振转换器,获得径向偏振的激发光和角向偏振的STED光,由于高数值孔径下径向偏振光和角向偏振光聚焦光斑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最终在样品表面可以得到自然重合的圆形激发光斑和环形STED光斑,从而有效降低STED成像系统的光路调节难度,为快速、简便的实现STED超分辨成像提供有利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STED成像系统中,聚焦的激发光斑和STED光斑尺寸均为亚波长量级这一事实,以及由此带来的光路调节的技术难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实现远场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和装置,在降低系统光路调节难度的同时,可以保证成像的高分辨力。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远场超分辨成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激发光和STED光同时耦合进入单模光纤,在光纤出射端形成双波长光束出射;
(2)采用消色差透镜使单模光纤出射的双波长光束同时准直;
(3)将准直光束依次通过起偏器和双波长波片,其中双波长波片对激发光为全波片,对STED光为半波片,通过调节双波长波片使其光轴与起偏器透光方向夹角为45°,可以得到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激发光束和STED光束;
(4)将所述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激发光束和STED光束通过液晶偏振转换器,调节偏振转换器,可以得到径向偏振的激发光束和角向偏振的STED光束;
(5)将所述径向偏振的激发光束和角向偏振的STED光束通过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在样品表面分别聚焦为圆形光斑和环形光斑;
(6)调节STED光束光强,使STED光对激发光斑面积的压缩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控制扫描台移动,采用光强探测器采集每一扫描点位的光强信息,通过后期数据处理,获得超分辨力的成像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激发光的激光光源;用于产生STED光的激光光源;用于耦合所述激发光和STED光的单模光纤;用于准直单模光纤出射光束的消色差透镜;用于将准直光束变为线偏振光的起偏器;用于将激发光和STED光调制为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双波长波片;用于将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激发光和STED光分别转换为径向偏振光和角向偏振光的液晶偏振转换器;用于透射激发光和STED光,且将信号光反射入光强探测器的二向色镜;用于聚焦激发光和STED光的数值孔径为1~1.4的物镜;用于固定样品以及对样品实现扫描成像的纳米位移台;用于将信号光聚焦于光强探测器的聚焦透镜;用于探测样品所发出信号光的光强探测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调节激发光斑和STED光斑重合,本发明中两光斑在样品表面自然重合,因此系统光路调节难度低,也更利于STED超分辨成像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