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漏磁变化率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109.0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会;杨秀淼;黄一民;李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变化 进行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或永磁激励的新型漏磁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板检测使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漏磁检测、超声检测、远场涡流检测、射线检测等。漏磁检测法具有探头简单,较高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过程无需清理表面及使用耦合剂等优点,因此是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管道、储罐缺陷检测技术。
中国专利CN10358688A《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的可变径管道外漏磁检测仪》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驱动可变径的管道检测缺陷方法,利用永磁铁磁化场来进行漏磁检测缺陷,实现管道内、外部(表层)缺陷的检测,并可获得一定的检测效率且无污染,但是该磁化方式需要将整个截面积均磁化致饱和才能形成漏磁场。石化领域的被测对象,无论是长输管道还是储罐,普遍体积较大,要实现局部饱合磁化,必造成漏磁检测的磁化器体积亦较大,直流磁化时的电量消耗也较突出,使用不方便。同时该方法所拾取的漏磁场采样信号是直流信号,采样信号存在背景噪声、温漂、零点漂移因素的干扰,降低了信噪比,并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和测量误差。
中国专利CN101216460A《基于交直流复合磁化的漏磁检测内外壁缺陷的识别方法》公开了一种漏磁检测内外壁缺陷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直流磁化场检测出待测铁磁体存在缺陷后,利用高频交流的趋肤效应区分内(外)壁的缺陷。交流漏磁检测是一个新发展,可减小磁化器的体积,但是存在趋肤效应,只能测内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检测方法中磁化器体积较大,耗能较多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漏磁变化率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磁化器按设定的第一提离值d1置于待测铁磁性材料上方,所述磁化器由磁轭、励磁和交流激励线圈构成;所述励磁为直流励磁或永磁励磁,所述直流励磁由直流激励线圈提供,永磁励磁由永磁铁提供;
2)利用所述励磁产生一个强度较小的静态磁场对所述待测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所述待测铁磁性材料在所述静态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静态偏置并磁化至浅磁化状态;
3)再对所述待测体铁磁性材料施加一个低频小幅度的交变励磁,使所述静态磁场产生一个预期的变化,所述待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产生包含交变成份的漏磁场;
4)利用检测元件以设定的第二提离值d2对步骤3)所述漏磁场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所述漏磁场中的交变励磁响应提取,该响应对应漏磁场的变化率;将所述漏磁场的变化率的信号强度△B1与设定的阈值△B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待测铁磁性材料是否存在缺陷;若△B1≥△B,则说明待测铁磁性材料在检测点处存在缺陷,反之,则判断该检测点无缺陷;所述的阈值△B为标准试样测试所取得漏磁场的交变励磁响应信号强度;
5)移动磁化器,改变被测区域,重复步骤4),直至整个待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完毕。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离值d1为0.5-3mm。
作为优选:所述浅磁化状态是指所述待测铁磁性材料磁化至饱和状态的0-50%。
作为优选:所述低频小幅值交流励磁的频率设置为5-100HZ,幅值设置为所述励磁幅值的0-20%。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元件采用磁敏传感器或检测线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提离值d2为0.5-3mm。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磁化曲线在浅磁化状态下有缺陷处的变化率明显大于无缺陷处的特性,且变化率大小与缺陷大小有正向关联度,通过测量漏磁场随励磁强度变化率的大小实现对缺陷的识别。上述的特性带来了如下的优越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磁化器体积较大、耗能较多的缺点;同时该方法检测的是交变漏磁场,该信号和漏磁场强度无关,它反应的是偏置磁场条件下的漏磁场变化率;也无需检测信号的直流分量,便于信号的放大,可避免背景噪声、温漂、零点漂移等问题,是一种新型漏磁检测技术,满足工程质量评价要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磁化器结构图;
图2为一种利用漏磁变化率进行无损检测原理图;
图3为磁化曲线图;
图4为磁导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消毒药剂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皮肤病浸泡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