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前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0791.4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A·法茵亨勒;A·缪勒;A·迪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S41/657;F21V14/02;F21W10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常利强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前 | ||
1.一种机动车前照灯(10),具有第一光模块(12)和第二光模块(14),其中两个光模块(12,14)中的每个可围绕第一轴(18,22)和第二轴(20,24)在该机动车前照灯的壳体中摆动,并且其中两个光模块(12,14)通过耦联机构可移动地这样彼此连接,使围绕两个光模块(12,14)的第一轴(18,22)产生的摆动移动由一个光模块传递到另一个光模块(14,12),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机构具有包括两个施力点的第一耦合杆(34)、包括两个施力点(G,I)以及支座(H)的双向杠杆(36)、以及包括两个施力点的第二耦合杆(38),其中,所述杠杆(36)在前照灯(10)中按规定使用时,在其支座(H)中围绕水平轴可摆动地支承,第一耦合杆(34)在其一个施力点中铰接到所述第一光模块(12)上且在其另一个施力点中铰接到所述杠杆(36)的第一施力点(G)上,使得所述第一光模块(12)的一点(C)通过所述第一耦合杆(34)与双向的所述杠杆(36)的第一施力点(G)连接,第二耦合杆(38)在其一个施力点中铰接到第二光模块(14)上且在其另一个施力点中铰接到杠杆(36)的第二施力点(I)上,使得所述杠杆的第二施力点(I)与所述第二耦合杆(38)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模块(14)的一点(F)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8,22)在机动车前照灯在机动车中按规定使用时是水平设置且第二轴(20,24)在该按规定使用时垂直设置,且其中光模块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相交于一点。
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双向杠杆(36)的杠杆臂在支座(H)中设置为彼此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杠杆(36)的杠杆臂一样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36)的支座位置固定地设置在滑块(43)上,并且所述滑块(43)在导轨中能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从第二光模块(14)的第一点(D)到第三点(F)的间距与杠杆臂从第二施力点(I)到杠杆(36)的支座(H)的长度之和等于杠杆(36)的、从支座(H)到第一施力点(G)的杠杆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光模块(12)的第三点(C)到第一点(A)的间距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模块的第一点(D)实施为固定支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模块(14)的第一轴(22)经过第二光模块重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10),其特征在于,耦联机构无间隙且低摩擦地实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12,14)的第一点(A,D)、第二点(B,E)和/或第三点(C,F)以及杠杆(36)的第一施力点(G),杠杆(36)的第二施力点(I)和/或杠杆(36)的支座(H)实施为球窝关节,其中所述光模块的第二点作为浮动支座能调节地、移动地容纳在所述壳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7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消音下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