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60180.X | 申请日: | 2014-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金秀珍;金秀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秀珍;金秀贞 |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航行 用融冰 装置 | ||
1.一种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包括:
锅炉,配置为加热热载体,所述热载体为矿物油;
高温泵,配置为循环加热的热载体;
加热罩单元,配置为被通过所述高温泵输送的热载体加热,并且与船头部分连接;以及
热气体喷射单元,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加热罩单元的前部,并喷射被所述热载体加热的空气;
其中所述高温泵包括电机部和让所述电机部输送所述热载体的叶轮部,其中,所述热载体配置为循环流入所述电机部;
其中所述加热罩单元具有与所述船头部分的左侧和右侧表面匹配的片状金属垫,以及
其中所述加热罩单元的里侧设置有与所述热载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还包括:
隔热垫,配置为所述加热罩单元与船头部分的接触部,以阻止来自所述加热罩单元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还包括:
延伸框,配置为从船头部分伸出至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以支撑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其中所述延伸框设置有配置为为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缓冲的缓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其中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设置在相对于船的前进方向的横向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其中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包括:
压缩机,配置为输送空气;
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为使得所述热载体加热所述空气;以及
多个喷嘴,配置为快速喷射加热的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还包括:
加热刀单元,呈刀片状垂直配置于所述加热罩单元的前部,且通过所述热载体加热来融化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刀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热载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还包括:
位置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所述加热刀单元的姿态和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其中所述热载体是温度为250至450℃的传递热量的油。
11.一种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包括:
锅炉,配置为加热热载体,所述热载体为矿物油;
高温泵,配置为循环加热的所述热载体;
加热罩单元,配置为依附于船的船头部分,通过所述高温泵输送的所述热载体加热;以及
加热刀单元,呈刀片状垂直配置于所述加热罩单元的前部,且通过所述热载体加热来融化冰;
其中,所述热载体配置为循环流入电机部;以及
其中,所述加热刀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热载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部。
12.一种船舶航行用融冰装置,包括:
锅炉,配置为加热热载体,所述热载体为矿物油;
高温泵,配置为循环加热的所述热载体;
加热罩单元,配置为由通过所述高温泵输送的热载体加热,并且与船头部分连接;
热气体喷射单元,位于所述船头前部,配置为由通过所述高温泵输送的热载体加热,以喷射由所述热载体加热的空气;以及
加热刀单元,呈刀片状的垂直配置于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的前部,且通过所述热载体加热来融化冰;
其中,所述热载体配置为循环流入电机部;以及
其中,所述热气体喷射单元包括:压缩机,配置为输送空气;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为使得所述热载体加热所述空气;以及多个喷嘴,配置为快速喷射加热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秀珍;金秀贞,未经金秀珍;金秀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1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