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器单元及利用此的车辆用通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0120.8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单元 利用 车辆 通风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单元及利用此的车辆用通风口,更详细地说没有O型圈(O-ring)零部件也可提高阻尼器旋钮动作感的阻尼器单元及利用此的车辆用通风口(air vent)。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在汽车具备空调系统,来调节汽车室内的温度。为了将在这种空调系统生成的冷气或热气输出于室内具备通风口。即,通风口变更输出于汽车室内的空气方向,或通过封闭通道不使空气输出。
图1是图示传统车辆用通风口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图1的阻尼器旋钮的底面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参照图1至图3,传统的车辆用通风口2,包括:外壳30,制备空气排出口31;管道10,连接于外壳30;与阻尼器单元60,开关空气排出口31。
阻尼器单元(damper unit)60,屏蔽或解除屏蔽通过空气排出口31排出的空气。阻尼器单元60,包括阻尼器旋钮61、旋钮杆(knob lever)63、O型圈65(O-ring)及阻尼器外壳67。
参照图2,阻尼器旋钮61,置备在以圆形置备的基本机体,使根据动作握持感的旋钮杆63包裹一部分领域,。
参照图2及图3,在阻尼器旋钮61的中央部结合O型圈65(O-ring),阻尼器旋钮61结合于阻尼器外壳67时,O型圈65(O-ring)压缩并结合于外壳67,进而提高阻尼器61的旋转动作感。
但是,这种传统的车辆用通风口及其阻尼器单元,O型圈(O-ring)应另外的置备在阻尼器旋钮,因此存在组装难且提高动作感效果微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就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阻尼器单元及利用此的车辆用通风口的目的在于,没有O型圈(O-ring)也可更加提高阻尼器旋钮的动作感,并且易于制作及组装。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作为为达成上述目的,提供车辆用通风口,包括:外壳,形成空气排出口,并且管道连接于所述空气排出口;及阻尼器单元,设置插入于所述外壳,开关所述空气排出口。所述阻尼器单元,包括:阻尼器旋钮,形成插入于在所述管道凸出形成的管道凸台的贯通孔,并且一侧面与阻尼器连接,根据旋转驱动所述阻尼器;及旋钮杆(knob lever),制备为橡胶材质,包裹所述阻尼器旋钮的一部分领域,并且延长并插入至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
所述阻尼器旋钮,可过盈配合于所述管道凸台。
所述阻尼器旋钮与所述旋钮杆,以一体双重注塑形成。
所述阻尼器旋钮,使其从外周面凸出制备,可形成旋转所述阻尼器旋钮时,停止旋转驱动的塞子。
所述旋钮杆,可使其包裹所述塞子的外面形成。
另一方面,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根据包括排出空气的管道的车辆用通风口,提供的阻尼器单元,包括:阻尼器旋钮,形成插入于在所述管道凸出形成的管道凸台的贯通孔,并且一侧面与阻尼器连接,根据旋转驱动所述阻尼器;及旋钮杆,制备为橡胶材质,包裹所述阻尼器旋钮的一部分领域,并且插入延长至所述贯通孔的内侧面。
所述阻尼器旋钮,可过盈配合于所述管道凸台。
所述阻尼器旋钮与所述旋钮杆,以一体双重注塑形成。
所述阻尼器旋钮,使其从外周面凸出制备,可形成旋转所述阻尼器旋钮时,停止旋转驱动的塞子。
所述旋钮杆,可使其包裹所述塞子的外面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单元及利用此的车辆用通风口,没有O型圈(O-ring)零部件,也可更加提高阻尼器旋钮的动作感,并且具有易于制作及组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传统的车辆用通风口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图1的阻尼器旋钮的底面图。
图3是图1的A-A’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通风口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图4的阻尼器旋钮及旋钮杆的立体图。
图6是图示图4的阻尼器旋钮结合于管道凸台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B-B’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符号)
1:用于车辆的排气口
10:管道
11:管道凸台
30:外壳
31:空气排出口
100:阻尼器单元
110:阻尼器旋钮
111:贯通孔
112:塞子
113:杆连接部
120:旋钮杆
121:接触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1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