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烯胺酮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0035.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明;潘英明;吴娜;王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7/10 | 分类号: | C07C227/10;C07C229/34;A61K31/2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胺酮酯类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β-烯胺酮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β-烯胺酮(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N—C=C—Z(Z=COR,CO2R)结构单元,它们是合成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物质α-和β-氨基酸、肽、生物碱和吡唑等的重要中间体。β-烯胺酮(酯)的传统合成方法是用芳烃等作带水剂、在盐酸等质子酸催化下由1,3-二羰基化合物和胺合成,但这种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产率低、污染环境和后处理繁烦等不足。目前尚未发现以β-羰基酸酯和叠氮为原料,在强碱性催化剂的催化下一步反应获得β-烯胺酮酯类化合物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系列结构新颖的β-烯胺酮酯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它们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下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为烷基或芳基;
R2为烷基;
R3为烷基或芳基。
上述化合物中R1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或3-(三氟甲基)苯基;R2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丙基、正丁基或戊基;R3进一步优选为正戊基、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3,5-二甲氧基苯基、萘基或3-苯苯基。
制备上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强碱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由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反应,制得目标物粗品;
其中,
R1为烷基或芳基;
R2为烷基;
R3为烷基或芳基;
所述的强碱催化剂为叔丁醇钾、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所述反应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
上述合成方法中,R1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或3-(三氟甲基)苯基;R2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丙基、正丁基或戊基;R3进一步优选为正戊基、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3,5-二甲氧基苯基、萘基或3-苯苯基。
上述合成方法中,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2~5。式(Ⅲ)所示化合物优选是分多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副反应(特别是式(Ⅱ)所示化合物中R1为芳基时),另一方面使反应更完全,进而提高产率。优选是将式(Ⅲ)所示化合物分2~3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当将式(Ⅲ)所示化合物分为更多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时,反应产率与分成2~3次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相差不大。
上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是否完全可采用薄层层析(TLC)跟踪检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将反应物过滤,滤液倒入水中,加入萃取试剂进行萃取,收集萃取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所得残留物即为β-烯胺酮酯类化合物粗品。优选反应在常温至100℃条件下进行,进一步优选在50~70℃条件下进行;当反应在50~70℃条件下进行时,反应至完全大约需要8~10h的时间。所述的萃取试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乙醚或二氯甲烷等低沸点溶剂,优选采用乙酸乙酯。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可以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或甲苯等,当非质子极性溶剂的选择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时,反应的产率更高(副反应减少)。非质子极性溶剂的用量通常为能够溶解参加反应的原料即可,具体地,1mmol的式(Ⅱ)所示化合物和1mmol的式(Ⅲ)所示化合物以及相应用量的催化剂,通常用2~6mL的非质子极性溶剂来溶解。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强碱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式(Ⅱ)所示化合物摩尔量的2~5倍,优选为式(Ⅱ)所示化合物摩尔量的2.5~3.5倍。
申请人发现,在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中,当选用的强碱催化剂为三乙胺、碳酸钾或碳酸铯时,反应没有本发明所述通式(I)结构的产物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