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9133.3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树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2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尤其是一种绿茶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市场中对高档茶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对中、低档茶的需求不断下降,在这种市场趋势的带动下,我国名优茶生产迅猛发展,茶叶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大宗茶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产品单调,仅以炒青、烘青为主,二是生产效率低,而且有大量的低档茶被积压,企业生产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因此,为中、低档茶寻找新的用途,提高种茶经济效益,增加茶农收入,是茶业界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
我国白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了颗粒绿茶的生产,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生产的颗粒绿茶始终存在着青气味,严重影响到我国颗粒绿茶的销售市场。
因此对传统颗粒绿茶加工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和改善产品的品质特征,是“大宗绿茶优质化”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内外消费市场、消费习惯以及茶叶深加工的需要,将促进绿茶产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具有解决绿茶青气味,能够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料、摊青、杀青、揉捻、揉切、膨化处理和干燥处理步骤;
所述选料为:选取广西桂平出产的西山茶为原料;
所述摊青为:把原料摊开,放置3-8小时,使茶叶失水量维持在6-10%;
所述杀青为:在锅温180℃时,投入摊青叶100克,炒1-2分钟后,将锅温降至100℃,即起锅揉捻;
所述揉捻为:手工揉捻,揉紧茶条;
所述揉切为:把茶条切碎,制成绿茶碎料;
所述膨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膨化:将含水率为15~38%的绿茶碎料置于膨化机中,控制温度为65~145℃,压强为0.15~0.35MPa,保持时间3~18min;
B释压:前一步骤处理完毕后,打开释压系统,瞬间释放压强至0.03~0.07MPa,控制温度为95~118℃,保持时间40~90min。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原料叶杀青、揉捻、揉切和干燥至少一个工序中,还进行冷冻处理:冷冻温度为-15~-5℃,处理时间为3-10hr。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对原料叶揉切处理后,还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为25~35KHz,处理功率为800~1800w,处理时间为35~85min。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对原料叶揉切处理后,还进行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2200~2800MHz,处理功率为3~8kw,处理时间为5~11min。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对绿茶碎料膨化处理后,还进行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2200~2800MHz,处理功率为3~8kw,处理时间为5~11min。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干燥的处理步骤是冷冻干燥处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以往普通的颗粒绿茶加工方法相比,能够更好的去除青气味;
2)所需工艺简单能够形成大批量的加工生产;
3)生产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采自广西桂平西山茶树的鲜叶,经摊青、滚筒杀青、揉捻和揉切得到半成品颗粒绿茶碎料,其含水率为38%。绿茶碎料采用频率为25KHz、功率为800w超声波处理35min;处理碎料置于冷柜中于-15℃处理3hr,再用频率为2200MHz、功率为3kw微波处理5min;然后取7公斤置于膨化罐(筒)中,膨化罐(筒)中压强为0.15MPa、膨化罐(筒)温度上升到65℃,保持时间为3min;处理完毕,瞬间释放压强至0.03MPa,保持温度为95℃,保持时间40min;处理后的茶叶在制品再用频率为2200MHz、功率为3kw微波处理5min;最后进入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5%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树钦,未经梁树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