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阳极氧化线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6115.X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雄鹰铝表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28131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阳极 氧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线的处理工艺及其工艺配置。
背景技术
现行的铝合金阳极氧化线,大部分铝材厂已沿用了100多年。全线共有19个槽位,其中6个功能槽,每个功能槽配置两个独立的流动水洗槽,还另配有一个流动水洗待料槽,合计13个流动水洗槽。整条氧化线依据该传统的工艺配置共设有6个进水口,6个排水口,每个进水口(排水口)耗水近5吨/吨材,合计耗水近30吨/吨材。这种配置具有水耗高,环境污染大,其槽位布置如图1所示,6个功能槽的功能如下:
1.除油槽。除油的目的是除去自然氧化膜、指纹及与油脂粘在一起的污物,以保障铝材表面能均匀腐蚀。除油不好,碱蚀就不均匀,氧化着色后存在花斑、表面不均匀等瑕疵。国内一般采用氧化废酸除油,有时加入少量氟化物、阳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来提高除油效率。现行除油槽存在如下不足:
⑴对存放时间长的铝材,除油不好,自然氧化膜不能脱干净,碱蚀不均匀,铝材表面出现不同光泽,氧化着色不均匀;
⑵除油槽含150-200g/L氧化废硫酸,容易带入碱蚀槽,中和烧碱,要求独立流动水洗;
⑶为了加强除油能力,部分生产厂家在除油槽中添加5-10g/L左右的氟化氢铵,彻底消除除油隐患,但增加了处理含氟和氨氮的废水的压力。
2.碱蚀槽。碱蚀的目的是去自然氧化膜,进一步除油,增加铝材亮度,或起砂、去纹,做亚光材。碱蚀时铝和碱蚀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去自然氧化膜) (1)
2Al+2NaOH+2H2O=2NaAlO2+3H2↑(整平、起砂) (2)
NaAlO2+2H2O=Al(OH)3↓+NaOH(碱槽分解、浑浊、沉淀) (3)
2Al(OH)3=Al2O3.3H2O(槽壁结垢、堵塞管道) (4)
(2)+(3)式,铝材在碱槽反应的本质为
2Al+6H2O=2Al(OH)3↓+3H2↑ (5)
即铝材实际上是与水反应,回收碱渣的同时,可再生全部氢氧化钠。按反应式(2)—(5),目前采用了两种碱蚀方案,一是不加络合剂的碱回收方案,二是加络合剂的起砂去纹方案。
日本采用的碱蚀工艺,一般碱蚀槽不加添加剂,利用拜耳法,实行碱回收。碱蚀槽配备抽渣系统,当游离碱控制在60g/L、铝离子浓度达到30g/L时,按(3)式,偏铝酸钠分解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渣由抽渣系统处理,清渣后的清液抽回碱蚀槽,实现碱回收。
意大利采用的碱蚀工艺,在碱蚀槽加添加剂,如山梨醇、葡钠等,利用多羟基化合物中的仲醇基CHOH络合铝离子,反应式为:
C6H14O6+3NaAlO2=Al3C6H11O9+3NaOH(山梨醇络合铝离子) (6)
3NaC6H11O7+NaAlO2+2H2O=Al(C6H11O7)3+4NaOH(葡钠络合铝离子) (7)
当铝的溶解和铝离子的带出平衡时,铝离子浓度可达80-120g/L,槽液稳定,不清槽。
上述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日本的工艺,由于采用了碱回收,碱耗低,好清洗,中和槽被前槽碱水消耗相对较少,但要抽渣、铝耗高、不去纹、不能做砂面材,铝材狭窄处易结碱垢。意大利的工艺,不用抽渣,由于铝离子较高,按粘性理论,铝材表面的反应速度大于机械纹沟底的反应速度,可去纹,能做砂面材;但该工艺粘度高,带出的槽液多,碱耗和水耗高,而且不便于水洗,对中和槽液消耗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雄鹰铝表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雄鹰铝表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6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冷刺激及振动醒脑的头套
- 下一篇:一种镇痛泵安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