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线性算法的裂缝及裂缝内流体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256.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赞东;杨沛;田军;邓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赞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非线性 算法 裂缝 流体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领域,涉及一种裂缝储层综合评价中裂缝以及流体类型预测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三项Rüger方程的裂缝参数非线性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既是油气的储集空间,也是流体的运移通道,能够将储层中分散的孔洞储集空间连通起来。因此,识别裂缝和裂缝内流体对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储层内发育裂缝时对外表现为各向异性特征,对于垂直排列的平行裂缝,可以将其等效为HTI介质(Horizontal Transverse Isotropy,即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模型来研究,常用Thomsen参数表征HTI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Thomsen,1995)。描述这类垂直排列的平行裂缝的参数主要有裂缝密度和裂缝走向等。目前工业界大多用常规AVOZ方法进行裂缝探测,即基于两项Rüger反射系数公式(Rüger,1998)。实际上,三项Rüger反射系数公式更能表征裂缝特征参数,并且,该公式中的第三项包含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下面给出Rüger(1998)推导的反射系数公式:
RPP(θ,φ)=A+(Biso+Banicos2φ)sin2θ+Csin2θtan2θ (1)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赞东,未经孙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