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电路及电机能源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2738.X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7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邦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电路 电机 能源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切换电路及电机能源回收系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降低噪声的切换电路及电机能源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具有电动自行车模式及一般人力踩踏模式,因此若不想运用人力踩踏模式时亦可选择电动自行车模式,但遇到刹车状况时,由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会因惯性作用而持续运转,造成电力的浪费,且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仅具有市电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因此若电力不足时,无法随时进行充电,使用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提供一种切换电路及电机能源回收系统,可回收电机运转时多余的能量,并能使能量的回收及使用更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包含一电源单元及一切换模块。该电源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池及一第二电池,其中该第一电池用以供应电能,该第二电池用以储存电能。该切换模块用以根据一切换信号将该第一电池切换为储存电能及将该第二电池切换为供应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能源回收系统。该电机能源回收系统包含一电机、一能量回收电路及一切换电路。该电机根据一驱动信号产生一能量。该能量回收电路电耦接该电机,用以回收该能量。该切换电路电耦接该能量回收电路,包含一电源单元及一切换模块。该电源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池及一第二电池,其中该第一电池用以供应电能,该第二电池用以储存电能。该切换模块用以根据一切换信号将该第一电池切换为储存电能及将该第二电池切换为供应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包含一分压单元、一处理单元及一切换模块。该分压单元电耦接一第一电池及一第二电池,并用以进行分压以产生一第一对应电压及一第二对应电压。该处理单元电耦接该分压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一对应电压及该第二对应电压产生一切换信号。该切换模块用以根据该切换信号将该第一电池由供应电能切换为储存电能及将该第二电池由储存电能切换为供应电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切换电路及电机能源回收系统,通过控制电源单元中的多个电池来供应电能,并将电机运转时多余的能量回收以使电机能源回收系统的电源更稳定。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可提升系统的输出功率及储存电能的效率,使得元件使用寿命增加,还能提升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电机能源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电机能源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电机能源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1D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电机能源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电机能源回收系统
102:驱动信号
104:直流电压
106:对应电压
106a、106b:对应电压
108:切换信号
110:电源单元
111:切换电路
120:切换模块
120a、120b:开关
121~126:端点
130:分压单元
140:降压电路
150:处理单元
160:电机驱动电路
170:电机
180:能量回收电路
190:滤波电路
210:保护电路
220:市电充电装置
A、B:电池
R:电阻
C:电容
SC:超级电容
L:电感
D: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内容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解释,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必须在如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仅在于阐释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绘示于图式中的各元件之间的尺寸比例仅为便于理解,而非用以限制为本发明实际的实施比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髂腰肌股四头肌牵拉器
- 下一篇:一种深蹲训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