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796.7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方昕;郭茂德;袁雄;林梅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9B57/0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荧光 增白 性质 亚胺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1,8-萘酰亚胺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共平面性;(2) 具有较大的π共轭体系。在萘环上引入不同的基团可极大地改变1,8-萘酰亚胺的荧光性能,这是由于给电子基团与酰亚胺结构形成了强烈的“推-拉电子”的结构,使得其中的电子极易发生跃迁,从而产生荧光。这一机理可作为实现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多功能性的基础。此外,1,8-萘酰亚胺结构具有很多反应点,可在萘酰亚胺端及萘环进行修饰,从而得到各种1,8-萘酰亚胺衍生物。
1,8-萘酰亚胺衍生物具有较强的荧光量子产率,并且由于其对近紫外光的较强吸收以及落在可见区范围的荧光波长,使其具备了用作荧光增白剂的巨大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化合物结构单一,不存在异构体,产品容易提纯;合成方法简单,副反应少,产率较高,原料易得,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所述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为: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正戊胺与4-溴-1,8-萘二甲酸酐反应生成N-正戊基-4-溴-1,8-萘酰亚胺;
(2) N-正戊基-4-溴-1,8-萘酰亚胺与2,6-二叔丁基苯酚在无水K2CO3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
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
上述化合物1为4-溴-1,8-萘二甲酸酐、2为N-正戊基-4-溴-1,8-萘酰亚胺、3为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N-正戊基-4-溴-1,8-萘酰亚胺的合成: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溴-1,8-萘二甲酸酐、冰醋酸、正戊胺,于80~130℃反应1~6个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先用CH2Cl2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再用水洗涤2~3次,之后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至中性,无水CaCl2干燥,旋蒸得粗产物,最后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白色固体;
(2) 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在N2保护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N-正戊基-4-溴-1,8-萘酰亚胺、2,6-二叔丁基苯酚、 K2CO3、N-甲基吡咯烷酮,于80~120℃反应4~8个小时;冷却到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到1.0 mol/L HCl溶液中,待析出沉淀后,抽滤,将滤饼水洗至中性,烘干,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黄绿色固体。
步骤(1)中所述的柱层析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二氯甲烷,比例为4∶1;步骤(2) 中所述的柱层析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二氯甲烷,比例为5∶1。
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质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应用,用于制备荧光增白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合成的N-正戊基-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1,8-萘酰亚胺对近紫外光有较强吸,荧光波长落在可见区范围内以及具有很高的量子产率,表现出了很好的荧光增白的特性;
(2)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化合物结构单一,不存在异构体,产品容易提纯;合成方法简单,副反应少,产率较高,原料易得,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