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9247.X 申请日: 2014-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3952455A 公开(公告)日: 2014-07-30
发明(设计)人: 张学武;戚平;白露;郑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P21/06 分类号: C12P21/06;C07K1/16;A61P3/1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扁竹根抗 糖尿病 多肽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深加工及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目前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其中约95%以上是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延缓单糖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和防止多糖症之功效,因此研究开发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已成为近年来糖尿病药物研究的热点。已用于临床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等, 并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连接而成,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抗高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癌、抗氧化作用、促生长等。与蛋白质相比,生物活性肽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无免疫反应的优点,是药物研发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地从天然动植物以及人体中分离出具降血糖功能的多肽类物质,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扁竹根 ( Iris japonica Thunb.) 为鸢尾属草本植物蝴蝶花的根状茎, 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又名土知母、鸭儿参,是一种观赏植物, 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传统医学上用于消食杀虫,清热通便,治食腹胀等. 目前关于扁竹根活性成分的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抗癌活性研究方面,对其降糖活性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100~500 g扁竹根粉末,用液氮研磨后加入1~4 L的缓冲液浸泡24 h,再用纱布过滤得到扁竹根的提取液,离心除去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至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80%,过夜,再离心,除去上清液,得到蛋白浸膏;用缓冲液溶解蛋白浸膏后装入截留分子量范围3000-10000的透析袋,透析三天,然后冻干得到蛋白质粉末;

(2)称取步骤(1)得到的蛋白粉末0.1~2g, 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3%~3%的扁竹根蛋白液,加入蛋白酶水解, 8~15 h后在95 ℃的水浴中灭酶10 min,冷却到室温后在8000 r/min下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

 (3) 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产物再进行凝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三个洗脱峰,收集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第二个蛋白峰冻干保存,得到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

上述方法中,步骤(1)所述缓冲液为磷酸缓冲液, pH=6~9;离心温度为4~8℃,转速为3000~10000 r/min, 离心时间5~50 min。

上述方法中,步骤(2)所述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水解温度35~65℃, pH=5~10水解时间4~15 h。

上述方法中,步骤(3)所述柱层析条件为:柱体积为150 mL,上样量为1~5mL,流动相为水,流速为0.1~0.8 mL/min,每6 min收集一管,检测波长为220nm。

上述方法中,所述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得到的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主要为短肽, 分子量范围在265—700Da,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IC50达37.3±3.2μg/ml。因而本发明得到的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具有作为原料开发降糖药物的潜力,可应用于医药和其它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扁竹根酶解产物的凝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G-25柱层析洗脱曲线。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MALDI-TOF-MS分析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扁竹根抗糖尿病多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