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47343.0 | 申请日: | 2014-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龙乐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牛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及其辅料,人们对其口味和营养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市场上的食品及辅料,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高营养且具有一定的养生的食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牛肉酱300-330、番茄酱50-60、藕粉20-25、山楂50-60、柠檬20-30、白醋20-30、酸菜30-40、芹菜30-40、辣椒粉10-15、辣椒油20-30、黄酒10-15、牛至叶5-7、白芷叶5-7、甘草5-7、丹参4-6、麦芽4-6、木香3-5、诃子3-5、蓬莪茂2-3、地笋2-3、食品添加剂8-10、水适量:
食品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豆粉20-25、蒜末30-35、鱼汤30-40、山药汁40-50、雪菊5-7、木瓜籽4-6、胡椒5-6、豆豉5-6、薏仁油0.1-0.2、水适量;
食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雪菊、木瓜籽、胡椒、豆豉用5-10倍量的水提取,将提取液喷雾干燥,得到粉末备用;
(2)将红豆粉、蒜末、鱼汤、山药汁、步骤1的粉末合并,倒入锅中,加热并不断搅拌,呈浓稠状后停止加热,冷却备用。
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山楂、柠檬洗净,取其果肉,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果汁,将果汁与白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加热浓缩成浓缩物备用;
(2)将酸菜、芹菜洗净,切碎后置于容器中,加入辣椒粉、辣椒油、黄酒,隔水蒸40-50分钟,取容器中所有物料备用;
(3)将牛至叶、甘草、丹参、麦芽、木香、诃子、蓬莪茂、地笋用5-10倍量的水提取,将提取液喷雾干燥,得到中药粉备用;
(4)将牛肉酱、番茄酱、藕粉、步骤1中的浓缩物、步骤2中所有物料、中药粉合并,充分搅拌,混匀后灌装即可。
雪菊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而是生长在新疆的蛇目菊的商品名称,其学名是:蛇目菊、双色金鸡菊。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制备工艺简单环保,酸辣可口,开胃消食,以及山楂、柠檬、芹菜等食材的添加,具有很好的开胃消食的功效,以及甘草、丹参、麦芽、木香等中药材的提取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养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肠胃不好的人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由以下重量份(Kg)原料制成:牛肉酱300、番茄酱50、藕粉20、山楂50、柠檬20、白醋20、酸菜30、芹菜30、辣椒粉10、辣椒油20、黄酒10、牛至叶5、白芷叶5、甘草5、丹参4、麦芽4、木香3、诃子3、蓬莪茂2、地笋2、食品添加剂8、水适量:
食品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Kg)原料制成:红豆粉20、蒜末30、鱼汤30、山药汁40、雪菊5、木瓜籽4、胡椒5、豆豉5、薏仁油0.1、水适量;
食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雪菊、木瓜籽、胡椒、豆豉用5倍量的水提取,将提取液喷雾干燥,得到粉末备用;
(2)将红豆粉、蒜末、鱼汤、山药汁、步骤1的粉末合并,倒入锅中,加热并不断搅拌,呈浓稠状后停止加热,冷却备用。
一种酸辣山楂牛肉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山楂、柠檬洗净,取其果肉,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果汁,将果汁与白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加热浓缩成浓缩物备用;
(2)将酸菜、芹菜洗净,切碎后置于容器中,加入辣椒粉、辣椒油、黄酒,隔水蒸40分钟,取容器中所有物料备用;
(3)将牛至叶、甘草、丹参、麦芽、木香、诃子、蓬莪茂、地笋用5倍量的水提取,将提取液喷雾干燥,得到中药粉备用;
(4)将牛肉酱、番茄酱、藕粉、步骤1中的浓缩物、步骤2中所有物料、中药粉合并,充分搅拌,混匀后灌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龙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龙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