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和使用该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45442.5 | 申请日: | 201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加门洋一郎;芳贺浩史;朝仓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5K1/14;G02F1/134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连接 结构 使用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0102670264、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和使用该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一种连接结构和利用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和使用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电子设备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方法,那些已知的方法包括:诸如使用FPC(柔性印刷电路)的方法,使用导电带的方法、和使用导电膜的方法。FPC是指金属薄膜和覆盖所述金属薄膜的诸如聚酰亚胺的树脂用粘合材料结合在一起的那些物品。导电带是指金属薄膜涂覆具有导电性的粘合材料的那些物品。导电膜是指通过将金属粉末或类似物分散在树脂中而使树脂具有导电性的那些物品。这种包括导电层的柔性薄片(薄板)状连接体被称作“薄片状连接体”。
由于这种柔性,使用这种薄片状连接体的连接方法通常用于连接端子之间存在阶梯部以及基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设有连接端子的情况。日本公开待审专利申请No.2008-203590中披露了一个实例。在现有技术中,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器(CF)基板的外表面上的透明导电膜和连接到阵列基板上的地线的电极通过使用横穿阶梯部的导电膜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其能够使电子设备的阶梯部处的连接结构部最小化并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薄片状连接体,第一基板层叠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薄片状连接体具有连接到第一基板的主表面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基板的主表面的另一端,其中薄片状连接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第一基板的周边部,并且薄片状连接体具有狭缝部,所述狭缝部沿纵向方向从所述薄片状连接体的一个端部延伸到薄片状连接体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薄片状连接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端部中的一个处被狭缝部分割,第一端部靠近第一基板的周边部连接到第一基板的主表面,而第二端部靠近第一基板的周边部连接到第二基板的主表面。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方面的另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薄片状连接体,第一基板层叠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其中第一基板覆盖第二基板的一部分,以使第一基板的周边部作为边界,薄片状连接体的一个端部靠近第一基板的周边分连接到第一基板的主表面,而薄片状连接体的另一个端部从第一基板的周边部朝向没有被覆盖第一基板覆盖的第二基板突出,以通过布置在第二基板的主表面上的电导体被连接到第二基板的主表面。
附图说明
将从以下的具体说明中,参照附图使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变得更显而易见并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A是使用现有技术的薄片状连接体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1B是使用现有技术的另一个薄片状连接体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的简化图;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变型例的俯视图的简化图;
图3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不同变型例的俯视图的简化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6A是沿图5中示出的虚线VIA-VI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B是沿图5中示出的虚线VIB-VI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FPC的邻近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FPC的邻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