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盖带卸料系统及其在带斗门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303.5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从兵;董志平;沙夕兰;陈国红;汪等全;陶庆永;周辉;孙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58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盖带 卸料 系统 及其 斗门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四盖带卸料系统,包括门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系统(2);
所述卸料系统(2)包括伸缩机构(3)、漏斗总成(4)、振动给料装置(5)、导料装置(6)、除尘系统(7)、埋刮板输送系统(8)和盖带皮带机输送系统(9);
所述漏斗总成(4)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给料装置(5)的接料口相连,所述振动给料装置(5)的出料口与所述导料装置(6)的接料口柔性连接,所述导料装置(6)的出料口与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的接料口之间通过套装对接装置(10)活动连接,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的出料口的个数为4个,分别位于4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盖带皮带机输送系统(9)的内部且分别与4个码头输送皮带机(20)的接料口密闭连接,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除尘系统(7);
所述伸缩机构(3)位于所述门架(1)的顶端,所述漏斗总成(4)吊装于所述伸缩机构(3)海侧的下方,所述振动给料装置(5)位于所述漏斗总成(4)的下方,所述导料装置(6)位于所述门架(1)的内跨,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位于所述门架(1)的内跨并延伸至所述门架(1)陆侧的支撑梁(11)上,所述盖带皮带机输送系统(9)位于所述门架(1)的陆侧且位于所述码头输送皮带机(20)的上方,所述码头输送皮带机(20)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的下方且与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相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盖带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带皮带机输送系统(9)包括盖带(12)、改向滚筒(13)、压辊(14)、电动闸门(15)、出料溜筒(16)、导料板(17)、防跑偏托辊(18)和盖带压紧装置(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盖带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滚筒(13)包括用于将所述盖带(12)覆盖在其上的中间段圆筒(131)、位于所述中间段圆筒(131)中心的第一转轴(132)、位于所述中间段圆筒(131)两端的第一挡板(133)和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132)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梁(11)上的第一垂直撑杆(134);所述改向滚筒(13)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改向滚筒(13)平行设置,2个所述改向滚筒(1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埋刮板输送系统(8)的出料口的长度;所述中间段圆筒(131)的长度与所述盖带(12)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垂直撑杆(134)的个数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盖带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33)的个数为2个,所述第一挡板(133)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133)包括近轴端和远轴端,所述近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远轴端的长度,即所述近轴端与远轴端的连线形成一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盖带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4)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梁(11)底端外跨且用于压住所述盖带(12)的圆筒、位于所述圆筒中心的第二转轴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梁(11)上的第二垂直撑杆,所述圆筒的下面留有允许所述盖带(12)穿过的缝隙;所述压辊(14)的个数为2个;所述圆筒的长度与所述盖带(12)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垂直撑杆的个数为4个;
所述圆筒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板(133)的结构相同;所述压辊(14)的直径小于所述改向滚筒(13)的直径;
所述盖带(12)经由水平的所述支撑梁(11)依次绕过位于右端的所述压辊(14),再向上运行绕过位于右端的所述改向滚筒(13),再水平绕过位于左端的所述改向滚筒(13),再向下运行绕过位于左端的所述压辊(14)后水平向前运行;所述盖带(12)的运行轨迹呈“几”字型且形成“几”字型移动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盖带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偏托辊(18)包括用于垂直且紧密挡在所述盖带(12)侧边的表面包胶托辊(181)和用于调整所述表面包胶托辊(181)角度的摆动支座(182),所述防跑偏托辊(18)的个数为对称分布的4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垂直撑杆(134)的中部和位于所述“几”字型移动罩两侧的所述支撑梁(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3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鳅混养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定时启动检测的导向测温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