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薯全粉面包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472.3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高路;吴凡;宋鹏;吴岑;张蔚;石万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1D13/00 | 分类号: | A21D13/00;A21D2/36;A23L1/105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薯全 粉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薯全粉面包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中含有害虫拒食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自身具有很强的天然抗病虫能力,茎叶很少受病虫危害,田间一般无需喷施任何农药,化肥用量小,是当前首推的无公害、绿色、有机保健食品。据测定,甘薯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大米、小麦粉中比较稀缺的赖氨酸含量丰富。同时,甘薯中维生素、矿物质及粗纤维含量均比其它粮食作物高,尤以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所以甘薯与小麦粉混合食用,可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起到互补作用。此外,甘薯还是一种“生理碱性”食物,所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可以中和人体内因常吃肉、蛋、鱼、米和面等酸性食品而产生的酸性物质,以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
作为甘薯家族的一员,紫甘薯除了具备普通甘薯的特性,还在营养、色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赖氨酸、铜、锰、钾、锌的含量高于普通甘薯3~8倍,还富含硒元素、碘元素、各种维生素、类固醇、粘液蛋白、有机酚酸以及膳食纤维等诸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视力等保健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可抑制癌变基因,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肠胃疾病。
紫甘薯中含有的天然食用水溶性花青素,色泽鲜亮自然,无毒,无特殊气味,具有稳定的理化特性,对光、热、氧、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都很好,能够经受食品工业上的巴氏法消毒,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也不会被破坏,不失去原有活性。紫甘薯花青素具有多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有显著的天然抗氧化、抗肿瘤和清除自由基等生理活性作用。
紫薯全粉是紫甘薯的脱水制品,它是以新鲜紫甘薯为原料,经筛选、清洗、去皮、切分、护色、熟化、脱水干燥等工序而得的细颗粒状产品。紫薯全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紫甘薯原有的色素、营养、保健、芳香等成分。
面包是以小麦粉、酵母、盐、水为主要原料,以糖、鸡蛋、油脂、乳粉等为辅料,经搅拌调制成面团,再经发酵、整型、成型、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一种焙烤食品,距今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独具魅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卫生、省时的面包更具吸引力。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食品构成和饮食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均衡营养己成为生活的新时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紫薯全粉面包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的紫薯全粉面包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紫薯全粉,在赋予面包这一传统快餐食品靓丽色泽的同时,还增添了紫甘薯中的诸多生理活性物质,使之成为一种令人更有食欲、营养更丰富的保健面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紫薯全粉面包,由下述成分按重量配制:高筋面粉1000g,紫薯全粉80-100g,水600-650g,白砂糖100-150g,食盐10-15g,鸡蛋100g,奶粉50g,植物油20-30g,速溶干酵母15-20g,面包改良剂5g。
该紫薯全粉面包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实现:
a、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紫薯全粉面包的各个成分;
b、原料预处理:
(1)面粉要求面筋含量高、筋力强,且过筛;
(2)用酵母5倍重量的40℃温水将其搅拌成均匀的悬浊液,40℃下活化20分钟;
(3)白砂糖过筛、温水溶化后过滤;
(4)奶粉先用水调成乳状液;
(5)食盐用水溶化、过滤除杂;
(6)将面包改良剂用水溶解;
c、面团调制与发酵:
(1)第一次调粉
将面粉700g、紫薯全粉80-100g、白砂糖30g放入搅拌缸,以15~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420g的水及步骤b中活化后的酵母悬浊液,用搅拌器30~60转/分钟的的转速搅拌3~5分钟,使其成微光滑且均匀的面团;
(2)第一次发酵
面团温度控制在25℃,冬天用温水,夏天用冷水调节,然后将面团放入发酵箱,发酵箱置于发酵室内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室室温27~29℃,最高不超过30℃,湿度75%,发酵箱的温度控制在26~28℃,发酵时间3~4小时,面团发酵至第一次发酵前体积的4~5倍;
(3)第二次调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师范大学,未经沈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