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提高热能效率的蒸汽产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6237.2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鹏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F22B31/08;F22D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热能 效率 蒸汽 产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为一种用于蒸制食品用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蒸制食品时一般采用架设于锅上的蒸笼或蒸箱的形式,由锅底生火使锅内的水沸腾产生蒸汽进行蒸制食品。由于在生火时产生大量的烟气,该烟气具有较高温度,通常情况下该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从而带走大量的热能,造成热能利用率低,蒸制的食品成本高。该类蒸制食品方式中所采用蒸锅为单一的盛水容器,如锅等,在蒸制过程中锅中的水耗较快,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必须向锅内补充水。水的补充时刻一般靠使用者凭经验去掌握,水的补充由使用者去操作。该水的补充过程是一个费力且耗时的过程,首先应将锅上方的蒸笼或蒸箱搬下来,加水后再将蒸笼或蒸箱码上去;另外,在食品蒸制过程中临时向锅中加水,容易使食品蒸制效果不佳或蒸制时间延长,同样造成能源浪费,增加食品的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蒸制食品时能源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中所造成热能损失严重、热能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热能效率高并能自动补给水的蒸汽产生器。
本发明的能提高热能效率的蒸汽产生器,具有支撑结构,蒸汽产生容器,燃烧装置;该蒸汽产生容器和燃烧装置装配在支撑结构上;该蒸汽产生容器为一盛水容器,该燃烧装置处于蒸汽产生容器的下方;还具有与蒸汽产生容器连通的补给水箱,该补给水箱中设有进水开关,通过进水开关并根据所设定的水位对补给水箱进行供水,使补给水箱具有设定的水位高度;该燃烧装置燃烧能源所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流入安装在蒸汽产生容器内部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再通过烟道与补给水箱内部的第二热交换器连通;第二热交换器的出口与风机相连,由风机将烟气抽出。
具体地,该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燃气供应系统、点火装置;该燃烧器设于蒸汽产生容器的下方;在燃烧器的周围设有烟气收集圈,烟气经收集圈集中收集后由第一热交换器的进口进入第一热交换器。
进一步,该第一热交换器设在蒸汽产生容器的设定水位下的中央部位,由热交换管构成,高温烟气经第一热交换器的进口进入,依次经过平行排列的各热交换管后由第一热交换器的出口进入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二热交换器为设在补给水箱内壁上烟气道。
进一步,该补给水箱与蒸汽产生容器是通过水管进行连通的,在该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再进一步,它还包括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通过线路与总开关、电磁阀、点火针、反馈针、进水开关、水位感应器、燃气感应器、风压感应器、风机开关及报警器相连;该电磁阀设在燃气供应系统的管路上,该点火针和反馈针构成燃烧装置的点火装置;该水位感应器设在补给水箱内壁;该燃气感应器为一种气体感应器,设在燃烧器附近或周围;该风压感应器设在风机进口处;控制器接收开机信号后,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以及点火装置的工作;同时由水位感应器检测补给水箱中的水位信号并传给控制器以控制进水开关的开启或关闭;由风压感应器检测风机进口处的烟气强弱并传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风机的开启或关闭;由燃气感应器检测燃烧器附近的燃气浓度并传给控制器以控制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不正常情况再由报警器发出报警,并切断电磁阀。
更进一步,该控制器还连接有气压感应器,该气压感应器设在蒸汽产生容器内以检测蒸汽压强。
本发明采用蒸汽产生容器与补给水箱分离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控制蒸汽产生容器中的水位,可通过控制补给水箱水位来确定蒸汽产生容器中的最低水位,使水沸腾时间缩短,节省能源,同时又通过补给水箱的自动补给,能有效地防止蒸汽产生容器被干烧而损坏设备。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能充分利用烟气中的余热,提高了热源的热效率,一方面高温烟气在蒸汽产生容器中通过热交换,能加快水沸腾和蒸化,低温烟气能对补给水箱中水进行预热,能起着助沸腾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热交换降低了烟气的排出温度,有利于保护风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自动控制设计,能自动点火、自动供水、自动排气及自动控制火力的大小,同时设计了自动安全保护,具有安全、简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2是针对图1所示的一种后视示意图;
图3是针对图1所示的一种底视示意图;
图4是针对图1所示的一种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针对图4所示的一种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鹏,未经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