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喷射抛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5785.3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丰;项瑞乐;王西彬;梁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2;B24C5/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付雷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喷射 抛光 装置 | ||
1.一种柔性喷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管路(1)、粒子喷射组件(2)、箱体(3)、粒子回收装置(4)、框架(5)、第二传送机构组(6)、调速电机(7)、传动带(8)、工件装夹机构(9)、第一传送机构组(10);
所述粒子喷射组件(2)包括:基座盘(11)、主轴(12)、筛轮(13)、定向轮(14)、叶片(15);其中,所述筛轮(13),在管壁上均匀开有通孔;所述定向轮(14),在管壁上有一平行于母线方向的直槽;所述筛轮(13)、所述定向轮(14)均呈管状;
所述箱体(3)、所述调速电机(7)安装在所述框架(5)上面,所述进料管路(1)、粒子喷射组件(2)、工件装夹机构(9)均设置于所述箱体(3)内部;
所述粒子回收装置(4)安装在框架(5)内部,所述调速电机(7)通过传动带(8)与所述粒子喷射组件(2)的主轴(12)相连;
所述粒子回收装置(4)上设有用于装入抛光粒子的粒子补充窗口;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组(6)与所述粒子回收装置(4)下部相接;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组(6)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组(10)相接;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组(10)与所述进料管路(1)相接;
所述进料管路(1)与所述粒子喷射组件(2)的筛轮(13)相通;
所述箱体(3)的底部与所述粒子回收装置(4)上部相通;
所述主轴(12)安装在所述箱体(3)的内侧,所述定向轮(14)通过其一端面安装在箱体(3)内与所述主轴(12)所在侧面相对的侧面上,且所述定向轮(14)的另一个端面与所述基座盘(11)留有间隙;
且所述定向轮(14)套在所述筛轮(13)外侧、所述定向轮(14)的内圆面与所述筛轮(13)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基座盘(11)固定于所述主轴(12)上,所述筛轮(13)、所述叶片(15)固定在基座盘(11)上随所述主轴(12)转动;
所述叶片(15)沿圆周方向均匀布在基座盘(11)上,叶片为矩形凹槽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喷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部的下侧设置聚合机构,该聚合机构有四块斜面焊接而成,成漏斗形,该聚合机构与所述粒子回收装置(4)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喷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柔性喷射抛光装置进行抛光的抛光粒子是复合粒子;
所述复合粒子由i个磨粒粒子和1个基体粒子组成,且所述i个磨粒粒子镶嵌在所述1个基体粒子表面,i为整数;其中,基体粒子的直径是磨粒粒子的直径的10-10000倍,且基体粒子是肖氏硬度为40-80A、弹性模量为6.0-6.5N/mm2、泊松比为0.48-0.5、密度为0.9-1.1g/mm3的类球体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喷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机构(9)在箱体(3)内部延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和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喷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5)共6片,呈辐射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7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老虎钳
- 下一篇:定型化可拼装式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