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099.6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02 | 分类号: | B62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轮毂 支撑 结构 驱动 装置 动力 输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方法,其中组装在固定轴上的内变速器隐藏设置在轮毂内部,而轮毂以两侧的第一侧盖及第二侧盖将轮毂定位架空组配在固定轴上成可自由转动,其中位于外来动力输入端的第一侧盖直接或间接固定于固定轴上而不转动,并在该第一侧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口供驱动装置穿设,使外来动力经由驱动装置穿过该固定不转动的第一侧盖的至少一个贯穿口进入第一侧盖内侧的内变速器设置空间,而驱动内变速器运转。进而达到自行车的内变速器轮毂简易支撑结构及内变速器外来动力导入结构的整体性,与组件设置的精确性和简易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方法,尤指一种组装在固定轴上的内变速器隐藏设置在轮毂内部,而轮毂以两侧的第一侧盖及第二侧盖将轮毂定位架空组配在固定轴上成可自由转动,其中位于外来动力输入端的第一侧盖直接或间接固定于固定轴上而不转动,并在该第一侧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口供驱动装置穿设,使外来动力经由驱动装置穿过该固定不转动的第一侧盖的至少一个贯穿口进入第一侧盖内侧的内变速器设置空间,而驱动内变速器运转。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分为链条传动方式及无链式轴传动。而在人的脚踏力作用在自行车的曲柄时,通过曲柄及曲柄轴将动力经由链条传动方式或无链式轴传动方式传递到后轮,来达到驱动自行车前进的目的,并配合相关的变速器设计,使自行车的骑乘能够依使用者的控制来达到适时的变速,以产生所需的速度与脚踏力的调控。
而在相关自行车的变速器设计上,已渐渐由传统外挂齿盘切换变速,演进成隐藏在自行车轮毂内部的内变速器。而相关自行车轮毂内部的内变速器技术创作,不论其结构、装置技术手段如何,均针对一般链条传动方式的自行车予以设计,也就是说,上述诸多内变速器的先前技术创作,其内变速器的外来动力的导入均仅仅适用于链条式传动自行车的链齿盘连动,而此种适用于链齿盘连动的内变速器的外来动力的导入设计结构与装置,并不适用于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轴传动的动力导入,且更没有针对无链传动自行车适用的相关内变速器外来轴传动动力的导入技术创作的研发。
同时,该等传统内变速器轮毂的支撑设计(如图1所示),使轮胎经由轮毂A1通过两侧的第一侧盖A2及第二侧盖A3架设在固定轴A4上,当然在第一侧盖A2及第二侧盖A3与轮毂A1间设有供轮毂A1定位自由转动的第一轴承A5,并在动力输入侧的第一侧盖A2与固定轴A4间亦设有供第一侧盖A2定位自由转动的第二轴承A6,借由该可旋转的第一侧盖A2将外来动力传递给轮毂A1内部的内变速器,而产生内变速器的旋转驱动。此种传统内变速器轮毂支撑设计与旋转侧盖的动力传递方式,必须借助增设的第二轴承A6来帮助第一侧盖A2的运转,此时将会导致支撑结构必须有更高的精密度与更复杂的支撑结构设计来满足其精确、稳定的运转与动力传输的要求,所以造成结构组件的复杂性增加,成本提高以及制造组装的费时费工与产业效益的不彰。
因此,如何创新研发出一种可广泛使用于无链传动式轴传动自行车以及链传动自行车的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和精简准确的外来驱动动力的导入方法,则为自行车产业界所急待技术提升的目标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方法,其可广泛使用于无链传动式轴传动自行车以及链传动自行车的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变速器轮毂支撑结构及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方法,其中内变速器轮毂的组装以两侧的第一侧盖及第二侧盖将轮毂定位架空组配在固定轴上成可自由转动,且该位于外来动力输入端的第一侧盖固定不转动,第一侧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口供驱动装置穿设,使外来动力经由驱动装置穿过该固定不转动的第一侧盖的至少一个贯穿口进入第一侧盖内侧的内变速器设置空间,而驱动内变速器运转。
该第一侧盖中心轴孔设置至少一个卡置条,卡置定位于固定轴上预定部位的卡槽中,达到第一侧盖直接固定在固定轴上不转动。
该驱动装置利用伞齿轮对组、面齿轮对组、棘齿轮对组及交错轴螺旋齿轮对组呈相交轴或交错轴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