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酸化回收废弃线路板中钯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646.7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申;张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 回收 废弃 线路板 工艺 | ||
1.非酸化回收废弃线路板中钯的工艺,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预处理工序:将废弃线路板在270-330℃温度下处理30min,使废弃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解离,经破碎分选得到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组分;
(2)钯富集工序:将CuSO4·5H2O与饱和氯化钠以质量体积比为1g:4.8–6mL的比例混合,得到反应液,然后将步骤(1)中得到的金属粉末加入到反应液中,控制金属粉中铜与CuSO4·5H2O中的铜摩尔比([Cu]/[Cu2+])大于1.4,在30-60℃条件下搅拌反应20-30min,使铜转化为氯化亚铜,钯在残渣中富集;
(3)钯无酸化造液工序:将步骤(2)中富集钯的残渣分离,按照(2)中的方法制备反应液,将富钯残渣加入到反应液中,控制溶液中[Cu]/[Cu2+]摩尔比小于0.9,在60-80℃条件下,搅拌反应30-60min,使钯溶解在溶液中;
(4)钯与贱金属分离工序:将(3)中步骤所得的溶液与二异戊基硫醚混合,震荡萃取2-5分钟,待溶液分层后,取上层载钯有机相,用0.1-0.5mol/L的NH3·H2O进行反萃,钯以Pd(NH3)4Cl2的形式进入溶液,与贱金属分离;
(5)钯还原工序:往(4)中获得的溶液中徐徐滴加98%浓度的甲酸溶液,加入量按1g钯2-3mL甲酸计算,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溶液中的钯全部还原沉淀,然后抽吸过滤,用纯水洗涤沉淀物2-3次,105℃条件下干燥8-12h后得到海绵钯。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非酸化回收废弃线路板中钯的工艺,其特征是:步骤(4)钯与贱金属分离工序中,二异戊基硫醚的萃取相比为O/A=1:5,NH3·H2O的反萃相比为O/A=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6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