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28763.4 | 申请日: | 201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绿九湾瓜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82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辣椒 延后 越冬 保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B、胡萝卜素、钙、铁、磷等,研究证明每公斤辣椒中含维生素C为1050毫克,是茄子的21倍、西红柿的5倍、大白菜的4倍、白萝卜的3倍。辣椒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是指通过设施保护措施及与之相配套的特定的栽培技术和独特的越冬在田保鲜管理技术,使正常的露地秋茬红辣椒的供应期由原来的10月中下旬延迟到12月份后直至次年4月陆续上市的一种高效反季节特色栽培技术。该技术使红椒产品不仅实现了淡季错峰上市,目前已成为该县大棚蔬菜生产的特色主茬。
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生育全过程温度由高到低,即夏播、秋栽、深秋严寒采收。前期温度高,光照过强,不利于辣椒育苗与幼苗生长,特别是苗期到成株期降雨频繁,栽培管理稍有疏忽,易诱发病毒病大发生,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其次,开花结果与膨果期适宜温度时间短,保果期又经常遭遇低温弱光季节,极易导致落花落果发生和病害流行。因此,其中栽培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均可导致栽培失败或产量小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选用良种大棚秋延后辣椒栽培宜选择抗高温,耐低温,果型较大,商品性好的,如好农11、好农78、汴椒1号、汴椒红果王等品种;
(2)、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
a、种子及苗床消毒:
种子消毒
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3h,然后用约50-60℃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15min,再用常温0.2-0.3%的维生素C清水溶液浸种2-3h,捞出、沥干待播;苗床消毒
在播种前一个月将作为育苗的田块进行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b、适时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亩用种60-70克,采用营养钵育苗,每钵播一粒种子,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其中营养钵内的营养土为自制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堆沤制成:玉米秸秆40-50、草木灰10-15、牛粪20-30、锯末10-20、硫酸锌0.01-0.02、亚硒酸钠0.01-0.02、钼酸铵0.2-0.4、硼砂0.5-1.0、贝壳粉2-3、尿素2-3、中草药提取液4-5、吲哚乙酸0.01-0.05、冰片3-4混合堆沤制成,其中中草药提取液为蛇床子、黄连、苦参、胡桃叶、贯众等质量比的2-3倍量乙醇提取液;
c、苗床管理于播种前5-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日历苗龄25天-28天,秧苗生长量达6-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定植;
(3)、定植
栽培田整理
定植前要利用夏季高温强光对栽培田实施高温闷棚曝晒处理,然后敞棚并揭去地膜进行深耕,再行露天曝晒若干天,随后选持续高温晴天向大棚所在田块内注水并保持10-15cm浅水层7-10天的高温煮田处理;定植前8-10天扣棚盖网,每亩施用经无害化处理过的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尿素15kg,磷肥50kg,土壤调理剂20-30kg,撒匀后实施旋耕,再耙细整平,开沟作畦,做成宽1.8-2.0米、高15-20cm的栽培畦,并留出宽30-50cm的畦间操作沟和适当大棚边空;建跨度4.5米、长50-80米、顶高1.8-2.0米的双畦或跨度6-6.5米、长50-60米、顶高2.5-3.0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大棚;
适时移栽定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绿九湾瓜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绿九湾瓜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