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油缸缩径再造成形新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674.X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成富安;何全茂;刘曙辉;林茂禄;杨红保;李英霞;李成虎;郝杰锋;郑孟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广成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富安;李英霞 |
主分类号: | B23P6/02 | 分类号: | B23P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油缸缩径 再造 成形 新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油缸缩径再造成形新技术,属再造成形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在煤炭行业的普及,综采油缸的维修、保养量十分庞大。在油缸维修、保养的过程中,油缸内部拉伤、锈蚀、磨损超差、涨缸等现象十分普遍。从事煤炭生产企业和维修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报废、更换新件;(2)采用熔覆技术和内覆不锈钢套技术等;(3)扩大缸径、改用异形密封,这一方法给生产企业的备件准备、维修的及时性、安全性均造成了不便,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要求,这一办法不被煤矿企业接受。以上方式,由于不同程度存在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工艺复杂,使用不稳定等原因,大面积推广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矿用油缸缩径再造成形新技术,简称缩径再造技术。运用缩径再造技术修复上述问题的油缸,可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难题。矿用油缸常规材料为27SiMn,原出厂采用调质热处理,由于矿用油缸主要是修复缸筒内壁、外径一般不需加工,所以,本发明利用“金属热胀冷缩效应”、通过“内加热、外冷却”方式使缸内壁表面金属发生相变、进而达到缩小缸径目的。“内加热”是用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对油缸内壁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表面温度在极短的瞬间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外冷却”是在加热的同时,用冷却水对缸体外表面进行喷淋冷却、使缸体表面急速降温、从而减慢缸体内热量向外传导速度,避免缸体外部变形;“缩径“是指金属相变后所产生的热处理结果。缸壁材料内部结晶组织发生相变、由于金属组织的相变是由比容小的组织向比容大的马氏体组织转变,胀大的体积部分受缸壁空间的约束,向外侧膨胀受限只能向内收缩、使缸壁内径减小(亦称缩径)。经过相变缩径以后的缸壁,其内部原有划伤、锈蚀、磨损超差、涨缸等现象均控制在合理的尺寸内,缸体本身原有的热处理性能指标亦无大的变化。缸壁后续修整加工只需在珩磨机上便可完成。如果调整相关加热频率、移动速度、冷却方式等参数,便可得到缸壁缩径1-3毫米的结果、足以满足各种规格矿用油缸修复再造成形的需要。
用这种矿用油缸再造成形新技术修复缸壁、工艺简单、所需设备造价低、修复周期短、成批量修复油缸效益显著,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经查阅有关资料及专利检索,未见有相关技术内容的报导。
本发明的这种矿用油缸缩径再造成形新技术,技术要点是“内加热、外冷却、缩径靠相变”。所述“内加热”就是用中频感应加热器对缸壁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表面温度瞬间达到相变温度以上,在这一温度条件下、金属内部结晶组织才能产生相变——这是实现油缸缩径再造的理论依据;所述“外冷却”是指在对缸体内壁加热的同时,缸体外部用冷却水连续不断的进行喷淋冷却,因为只有急冷降温、才能控制缸体的热传导速度,保证外表温度不会升的太高,确保缸体内热外冷效果——这是实现油缸缩径再造的重要工艺措施:所述“缩径靠相变”中的“缩径”是指金属相变后所产生的热处理结果。由于缸壁表面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其内部晶体组织发生晶相转变、由于金属组织的相变是由比容小的组织向比容大的马氏体组织转变,胀大的体积部分受缸壁空间的约束,向外侧膨胀受限只能向内收缩、使缸壁内径减小(亦称缩径),简单的说就是“金属相变的最终结果使得缸体内径缩小了”。随着感应加热头向前缓慢移动,缸壁内剩余的热量产生自回火现象,从而得到性能更好的低碳马氏体组织。这样处理后硬度比原来的珠光体的硬度更高,使油缸内壁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某种意义上讲,油缸经过缩径再造成形新技术处理后,性能和寿命超越了新油缸。仔细调整缸壁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速度、冷却水量等相关参数,便可都得到预期的缩缸效果。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不填加任何材料,保证了油缸材质的统一性,维修成本很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工艺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3)质量可靠,由于采用了可靠的控制和监控等手段,油缸在缩径过程中材质、硬度、强度、晶相组织等物理性能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再造油缸的质量;(4)感应加热头与缸壁表面不接触、二者之间靠感应线圈产生的电磁涡流来加热缸壁的。加热时的表面温度用远红外激光测温仪实时检测;(5)由于被修油缸恢复了原尺寸,这给配件准备、下次维修均创造了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1给出的技术特征解决了上述任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广成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富安;李英霞,未经焦作市广成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富安;李英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火焰低NOx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荷电喷雾催化微型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