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杭白菊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26818.8 | 申请日: | 201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邹克琴;李素芳;王为民;张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菊 组织培养 繁殖 方法 | ||
1.一种杭白菊组织培养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无菌材料的获得及诱导培养:切取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杭白菊幼嫩的腋芽,用自来水冲洗0.5~2h,然后在体积浓度为1%洗洁精的水溶液中振摇2~5mins,用无菌水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浓度70~75%乙醇水溶液浸泡30~60s,然后用混合消毒液浸泡10~20mins,再用无菌水冲洗3~5遍;在灭菌的滤纸上吸干水分,剥取0.3~0.6mm的腋芽尖,然后将腋芽尖接种到装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盖上瓶盖并用封口膜封住瓶口,置于培养箱中,在24~26℃,光照1500~2500lx条件下培养15~25天;所述混合消毒液为体积比1:200的吐温20和84消毒液的混合液;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添加6-BA1.0~3.0mg/L、NAA0.05~0.5mg/L和谷氨酰胺80~120mg/L的MS基本培养基;
(2)芽的增殖和生根:观察步骤(1)所述24~26℃,光照1500~2500lx条件下培养5~15天后,切口部位出现绿色突起,20~40天后出现丛生芽,再培养10~20天,当丛生芽长到2~4cm时,将丛生芽切下转接到芽增殖培养基中,在24~26℃,光照1500~2500lx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获得丛生苗,再培养6~10天,丛生苗长出2~5条根系,完成芽增殖和生根,形成完整植株;所述芽增殖培养基为添加6-BA0.5~2.0mg/L、NAA0.05~0.2mg/L、谷氨酰胺80~120mg/L和马铃薯提取物80g/L~120g/L的MS基本培养基;所述马铃薯提取物是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马铃薯80~120克,切成2×2cm3的小块,放入500ml去离子水中,煮沸15~25mins,冷却至50~60℃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添加到MS基本培养基中,即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80g/L~120g/L马铃薯提取物;
(3)壮苗培养:将生根的丛生苗接入1/2MS固体培养基中,在24~26℃,光照1500~2500lx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获得叶片舒展、叶色浓绿,根系粗壮,苗高3~5cm的小苗;
(4)生根苗移栽:打开瓶盖炼苗2~4天后,将小苗植株上的琼脂和杂物洗净,移栽至消毒后的育苗基质上,浇透水,盖上薄膜,保持湿度80%以上,置通风阴凉处,在24~26℃、光照1500~2500lx条件下培养8~12d,杭白菊叶色浓绿,茎正常挺立,实现杭白菊的繁殖;所述育苗基质为细沙、腐殖土与谷糠灰按照质量比5:2:2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育苗基质的消毒方法为:采用体积浓度0.5%福尔马林水溶液均匀喷洒基质,塑料薄膜覆盖3~5天后揭开薄膜再曝晒基质1~3天,完成对育苗基质的消毒,或者采用体积浓度0.5%福尔马林水溶液均匀喷洒基质,塑料薄膜覆盖3~5天后揭开薄膜再在60℃下干燥2天,完成对育苗基质的消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杭白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添加6-BA1.5mg/L、NAA0.2mg/L和谷氨酰胺100mg/L的MS基本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杭白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芽增殖培养基为添加6-BA1.0mg/L、NAA0.1mg/L、谷氨酰胺100mg/L和马铃薯提取物100g/L的MS基本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8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替换式装饰壳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握把内置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