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力可控的浮基高架拦阻船舶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5534.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陈云鹤;陈徐均;赵明珠;吴广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广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力 可控 浮基高架 拦阻 船舶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非通航孔桥段的拦阻船舶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桥梁防船舶撞击工程设施,主要有两类。
一类设置在桥墩上,利用防撞系统的变形,吸收船舶动能,延长撞击作用时间,从而降低船舶撞击力。此类防撞工程设施技术程度复杂,建筑安装费较高。对于非通航孔桥段,通常桥下净高有限,需要同时保护桥墩和上部结构,此类设施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类设置在非通航孔桥段来船侧的一定距离外,利用重力锚的走锚阻力做负功或索体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来消耗船舶的动能,最终阻止船舶向桥位运动,通常有高架固定式、系泊浮式、系泊与固定的混合式。对于高架固定式和混合式,其桩基承台通常不具备承受大型船舶直接撞击的能力,如果桩基承台被船舶直接撞击,可能导致拦阻失败。对于系泊式和混合式,在拦阻过程中船舶必然会横转,而横转后的船舶所受的横向水流力远大于船舶所受的纵向水流力,需要与之相应的锚碇设施,同样会导致建筑安装费高,否则无法有效拦阻失控船舶。
发明内容
在确保拦阻效果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拦阻船舶设施的建筑安装费和被船撞后的恢复费用,更好地适应潮差、水深和地质条件,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力可控的浮基高架拦阻船舶设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阻力可控的浮基高架拦阻船舶设施由浮基、拦阻网、阻尼盒和锚碇设施等构成。若干个浮基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由辅助锚和辅助锚索系泊,用来支撑拦阻网。在浮基上设置阻尼盒,阻尼盒中设有阻尼链、耗能索、耗能索安装座和耗能索固定销。阻尼链的一端固定在阻尼盒内的构件上,另一端与主锚链连接。耗能索的一端系于阻尼链的链环上,另一端固定在耗能索安装座上。阻尼链能提供的阻力值小于主锚链和阻尼链的允许承载力,从而可保护阻尼链和主锚链不破断。
当船舶撞击拦阻网时,将带动浮基向桥位运动,由于受到主锚和主锚链的约束,阻尼链被不断地拉出,数量众多的耗能索依次受力和被拉断,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阻力值,消耗船舶动能,最终阻止船舶向桥位运动。阻尼链的阻力由耗能索的规格、数量等参数决定,可根据拦阻船舶的要求设计。
为了防止被拦阻船舶横转后导致拦阻设施失效,由多个浮基共同限制船舶的横转角度和阻挡船舶横转后的运动。当船舶直接撞击浮基时,浮基将偏让,从而使船舶最终作用到拦阻网上,可防止拦阻设施失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阻尼链的阻力是可控的,与走锚的阻力相比,阻力值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不受地质条件影响,因此拦阻设施能更好地保护失控船舶。虽有部分拦阻网作用在船首,但由多个浮基共同限制船舶的横转角度和阻挡船舶横转后的运动,不会因被拦阻船舶的横转而导致拦阻失败;采用浮基支撑拦阻网,能较好地适应水位变化和在深水区使用,便于转场使用和任意接长;在船舶的直接撞击条件下,浮基受力后将偏让,不会导致拦阻设施失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拦阻偏航船舶纵向撞击后的最终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拦阻横漂船舶撞击的最终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阻尼盒的示意图。
图中:1.浮基,2.主锚,3.主锚链,4.辅助锚,5.辅助锚索,6.阻尼盒,7.支撑架,8.拦阻网,9.导向环,10.阻尼链,11.主拦阻索,12.辅助拦阻索,13.连接索,14.耗能索,15.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和图2中,浮基(1)由辅助锚(4)和辅助锚索(5)锚碇。在浮基(1)上设置阻尼盒(6)和支撑架(7),利用支撑架(7)来支撑拦阻网(8)达到设计高度。浮基(1)可以是单体、双体或多体结构,如果采用双体或多体结构的浮基(1),需在浮基(1)的来船侧设置导向环(9)。当船舶直接撞击浮基(1)时,将先撞在导向环(9)上或浮基(1)的侧面,推动浮基(1)偏让,最终船舶将作用到拦阻网(8)上。当船舶撞击拦阻网(8)时,将通过拦阻网(8)带动浮基(1)运动,由于受到主锚(2)和主锚链(3)的约束,阻尼链(10)被不断的拉出,从而消耗船舶动能,最终阻止船舶向桥位运动。在拦阻过程中,允许辅助锚索(5)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广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广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能式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