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4666.8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李玉贵;张晓升;曾庆华;辛泳霖;田海明;张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难 硐室补氮 装置 | ||
1.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开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控制阀(2)的一端口连通,第一控制阀(2)的另一端口与三通接头(3)的一个接口连通,三通接头(3)的另一个接口与氮气压力表(4)相连,三通接头(3)的最后一个接口与气体流量计(5)的一端相连,气体流量计(5)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所述箱体(1)上还开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控制阀(6)的一端口连通,第二控制阀(6)的另一端口与压差表(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出气口处设有消声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第一进气口处和第二进气口处分别设有第一穿板接头(9)和第二穿板接头(1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6)均为卡套角型针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避难硐室补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46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