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超高含水量物料输送能力的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3748.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闵勤良;胡中杰;魏玉林;姜伟忠;马洛文;陈国中;张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B65G6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超高 含水量 物料 输送 能力 作业 方法 | ||
1.一种可提高超高含水量物料输送能力的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输送前的预混匀
将所要堆料的补堆料和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以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补堆料=1:2备料;首先在料场内堆一层补堆料,其占补堆料总重量的20~30%,然后在补堆料上堆一层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其占杂副原料总重量的45~55%,再在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层上堆第二层补堆料,其占补堆料总重量的40~50%,接着在第二层补堆料上堆第二层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其占杂副原料总重量的45~55%,最后在第二层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上堆剩余的第三层补堆料;其中,补堆料的水份含量需小于5%,物料粒度为0~8mm;
2)取料过程中的搅拌混匀取料机在料堆周边向中心取料,进深量设定在0.2~0.5米,采用一层式取料,取料厚度为取料机斗轮直径的45%~58%,取料至料堆底脚料高度0.1~0.2米为止;
3)输送过程中的搅拌混匀
向一个合流点输送新的补堆料,补堆料粒度0~8mm,含水量低于5%的含铁原料,作业的流量为合流点输送设备设计能力的40%~50%,然后再由取料机取出料场上由步骤2)获得的混合料,同样向合流点输送设备输送,该混合料作业的流量为合流点输送设备设计能力的50%~60%,其中必须要确保补堆料先到达合流点输送设备,让补堆料铺设在下层,而混合料铺设在补堆料上层,混合料与合流点输送设备不发生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超高含水量物料输送能力的作业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
1)输送前的预混匀
将所要堆料的补堆料和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以超高含水量杂副原料/补堆料=1:2备料;首先用堆料机在料场内堆补堆料,补堆料成列排列,列与列之间预留运送杂副原料的卡车通道,实际宽度根据运送杂副原料的卡车宽度加20%~30%;堆积高度为取出该物料取料机斗轮直径的30%~40%,其占补堆料总重量的20~30%;用卡车将杂副原料倾倒在上述预留的通道内,堆积高度为多列堆积高度的70%~80%,杂副原料堆与堆中心点间距和其料堆堆积高度相同;再利用堆料机在杂副原料上进行二次补堆料,其占补堆料总重量的40~50%,二次补堆堆积完毕后的料堆总高度不得超过取出该物料取料机斗轮直径的50%~60%,二次补堆料的堆与堆中心点间距和料堆堆积高度相同;其中,补堆料的水份含量需小于5%,物料粒度为0~8mm;
2)取料过程中的搅拌混匀
取料机在料堆周边向中心取料,进深量设定在0.2~0.5米,采用一层式取料,取料厚度为取料机斗轮直径的45%~58%,取料至料堆底脚料高度保留0.1~0.2米为止;
3)输送过程中的搅拌混匀
向一个合流点输送新的补堆料,补堆料粒度0~8mm,含水量低于5%的含铁原料,作业的流量为合流点胶带机设计能力的40%~50%,然后再由取料机取出料场上由步骤2)获得的混合料,同样向合流点胶带机输送,该混合料作业的流量为合流点胶带机设计能力的50%~60%,其中必须要确保补堆料先到达合流点胶带机,让补堆料铺设在下层,而混合料铺设在补堆料上层,混合料与合流点胶带机胶带表面不发生直接接触;补堆料的品种为粒度0~8mm,含水量低于5%的含铁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7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