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1903.5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柯霖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振作 液压 能量 转换 系统 | ||
1.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与转动轴之间并与车辆底盘和转动轴连接的液压系统;所述的液压系统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设于轮辋或车辆主架上的能量转换装置;所述的液压系统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上设有回复弹簧用于液压油缸往复运动的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并填充有液压油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设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空间设有第二进/出油口,第一进/出油口连接有第一输油管,第二进/出油口连接有第二输油管,第一和第二输油管之间上设有控制阀;第一空间内设有第一活塞及与第一活塞连接并凸出第一空间外的第一活塞杆,第二空间内设有第二活塞及与第二活塞连接并凸出第二空间外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的车辆底盘与第一活塞杆连接,传动装置和转动轴与第二活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包括阀缸体,阀缸体内设有第一油路通道,第一和第二输油管分别与第一油路通道的两端相通;第一油路通道与第一输油管连接的端部设有V型的第一导油口,第一导油口内设有第一球阀可盖住第一导油口较窄的端口和限制第一球阀活动幅度的第一限位条;第一油路通道与第二输油管连接的端部设有V型的第二导油口,第二导油口内设有第二球阀可盖住第二导油口较窄的端口和限制第二球阀活动幅度的第二限位条;所述的阀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油路通道,第二油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油路通道的两端相通,第二油路通道的一端位于第一导油口的上方,另一端位于第二导油口的下方;第二油路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三导油口并于第三导油口外设有可盖住第三导油口较窄端口的第三球阀和限制第三球阀活动幅度的第三限位条,第二油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导油口并于第四导油口外设有可盖住第四导油口较窄端口的第四球阀和限制第四球阀活动幅度的第四限位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为发电机,第二活塞杆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发电机发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曲轴连杆机构,第二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转轴之间通过曲轴连杆机构连接并实现动力的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由连接第二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的曲轴、发电机的转轴设有的从动轮、分别连接曲轴和从动轮的连杆组成,连杆与从动轮的连接位置为从动轮圆心的偏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液压机械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由发电机的转轴设有的从动轮、第二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的主动轮、连接从动轮和主动轮的链条组成,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的连接传动并实现发电机的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底盘连接有轴套,轴套内设有轴承,轴承套于转动轴,液压系统设置在车辆底盘与轴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柯霖,未经冯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9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倍捻机用断丝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锭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