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0969.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能力 测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企业或公司评估一个人才是否适用于本岗位,有数十种方法,包括“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甚至评估中心”,但是任何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尤其是校园招聘或者社会招聘时,首先遇到的却是“海选”人才的问题。面对数以千计的简历,HR无一例外都首先选择的是“履历分析法”,因为没有哪个单位会浪费人力成本来面对真真假假的海投应聘者。
而“履历分析法”的缺点是有目共睹的:履历填写的真实性问题;履历分析的预测效度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低;履历项目分数的设计是纯实证性的,除了统计数字外,缺乏合乎逻辑的解释原理。
另外,海投的简历,不代表本人了解并愿意来本单位从事本岗位,这样的简历只会浪费HR的工作精力。在现实中,海投简历甚至高达80-90%!
通过上述的“海选”模式,企业很难招聘到适合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应聘者来讲,也同样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现有的人才招聘并没有很好的一个机制或平台来解决企业的困惑,以及帮助应聘者很好的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认清所应聘人员是否适合本岗位,以及帮助应聘者发现自身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包括:
虚拟世界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图形化的虚拟世界;
岗位流程分解模块,用于将各种岗位的业务流进行分解,并对每个分解后的业务流进行分值的设定;
虚拟单位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世界内设定虚拟的用人单位;并将所述岗位流程分解模块中所分解出的业务流进行组合,形成所述虚拟单位内所需的岗位;
虚拟工作模块,用于记录和评估应聘人员在所述虚拟单位设定模块内所设的岗位上进行虚拟工作,并记录应聘人员在虚拟工作时的相关属性;
评估结果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虚拟工作模块内所记录应聘人员在虚拟工作时的相关属性,对所述相关属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所述应聘人员的能力评估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虚拟工作模块包括:
岗位申请子模块,用于应聘人员申请相关的岗位;
岗位执行子模块,用于应聘人员完成所述岗位申请模块内所申请岗位的相关业务流;
分值匹配子模块,用于依据应聘人员在所述岗位执行模块内所完成相关业务流的实际情况,匹配出该应聘人员所对应的相关分值;
属性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分值匹配子模块所匹配出的相关分值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业务流包括:
理论知识环节,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需理论知识;
操作环节,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需的操作能力;
人际知识环节,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需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相关分值数据包括:
时间,应聘人员在进行虚拟工作时的自然时间的记录;
体力值,应聘人员完成虚拟工作内各个业务流所消耗的体力值;
奖励分数值,应聘人员在有效完成业务流的各个环节所获取的奖励分数值;
经验值,应聘人员累计完成业务流的各个环节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分值。
作为优选,所述奖励分数值包括:
理论知识分数值,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对应的理论知识环节所获取的分数值;
操作分数值,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对应的操作环节所获取的分数值;
人际知识分数值,表征应聘人员完成所述业务流所对应的人际知识环节所获取的分数值。
作为优选,所述能力评估结果包括:
能力倾向,比较所述理论知识分数值、操作分数值和人际知识分数值,三者中数值最高的分数值表征所述应聘人员的能力倾向;
理论知识,应聘人员在完成一个业务流内所有的理论知识环节中所获取的分数值的总和,表征为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
操作技能,应聘人员在完成一个业务流内所有的操作环节中所获取的分数值的总和,表征为应聘人员的动手操作水平;
协作能力,应聘人员在完成一个业务流内所有的人际知识环节中所获取的分数值的总和,表征为应聘人员的人际协作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折患者脚部自动护理恢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测振采集器及爆破信号采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