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的外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495.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尚贡;荒井智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Q15/24 | 分类号: | B23Q15/24;B23Q15/26;B24B49/12;B24B49/03;B28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对板状的工件的外周进行精加工的装置,特别涉及适合于显示器面板的玻璃基板和盖玻片等玻璃板的外周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器面板中使用的玻璃板在通过水流喷射加工和喷砂加工被切割成坯料形状(在制品形状上加上规定的精加工余量的形状)后,利用外周加工装置被精加工成制品形状。如图5所示,通过水流喷射加工和喷砂加工被切割的玻璃板的外周的切割面t倾斜。该倾斜的切割面的外缘e与内缘f的间隔d为0.1mm~0.2mm。并且,在这样被切割的坯料的外周,有时会产生缺口(屑)或波纹。若该缺口或波纹比外周加工装置的精加工余量(加工时的切削余量)大,则无法精加工成制品形状,成为不合格品。
外周加工装置具备固定工件的工作台和对被固定于该工作台的工件的外周进行加工的工具(一般是旋转砂轮),在加工中通过连续地控制工作台与工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进行加工。当坯料在工作台上被固定在从标准位置偏移的位置时,精加工余量变得不均匀,由于这个原因产生不合格品。因此,在外周加工装置设有对被固定于工作台的坯料的位置偏移进行检测并修正该偏移的单元。例如,设置对坯料所带有的定位标记或外周的角部进行检测的照相机,根据该图像检测出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坯料的位置偏移,通过使坯料移动至正确的位置,或对加工中的工作台与工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修正所检测出的偏移量,由此,即使工件置于工作台上的偏移的位置,也能够加工出正确的制品形状(专利文献1)。
作为对工件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偏移进行检测的照相机,以往使用采用普通的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镜头的照相机。对于该现有的照相机,无法清晰地识别出图5所示的坯料的内缘f,因此以外缘e为基准检测工件的位置偏移。但是,在仅对工件的定位标记的检测或仅对角部的外缘e的检测中,无法检测出在坯料的外周局部产生的波纹或缺口,并且由切割面t的倾斜变化所引起的内缘f与外缘e的差d的尺寸也无法检测出来。
因此,为了防止由于坯料外周的缺口或波纹和切割面t的局部倾斜的增大等所引起的精加工余量不足而产生不合格品,在通过水流喷射加工和喷砂加工进行坯料的切割时,切割成赋予了比精加工所需的精加工余量大的精加工余量的形状。
利用磨削进行外周加工的外周加工装置以往以与一般的加工中心相同的方式进行加工,所述加工中心设有沿垂直于工具的两个方向(x-y方向)进给的进给台,并根据加工的外周形状使工具在二维平面上移动。对此,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如下方式的外周加工装置:对工作台绕铅直轴的旋转角θ与工具在半径r方向上接近和远离工作台中心的移动相关联地控制,由此进行任意形状的外周加工(以下,称为“极坐标方式”)(专利文献2、3)。极坐标方式的外周加工装置与以往的加工中心型的外周加工装置相比,具有能够大幅减少装置的设置面积的特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5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8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16118号公报
若增大精加工余量,则工件在外周加工装置中的加工时间当然增加。并且,若精加工余量大,则工具磨损也变大。因此,精加工余量越小越能够减少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
并且,由于对完成外周加工的工件进行有无不合格品的检查,所以即使向外周加工装置中送入了具有精加工中无法去除的缺口或波纹的不良坯料,在精加工前也无法发现它们。因此,不良坯料在进行精加工后作为不合格品被排除,也白白对不良坯料进行了精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工件的外周加工装置,其对外周具有缺口或波纹的坯料也能够进行最优的外周加工,当坯料具有无法去除的缺口或波纹时,能够在精加工前排除该坯料,而且能够减小外周加工中的工件的切削余量来实现加工时间的缩短和工具磨损的减轻,而且也能够进行坯料的质量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