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呋喃内酯环类衍生物的晶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0978.3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韩波;唐正伟;黄维;冷海军;谢欣;李想;杨磊;王彪;赵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33 | 分类号: | C07D307/33;A61K31/36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杜朗宇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呋喃 内酯 衍生物 | ||
1.式1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其特征在于:
该晶型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为α=90.00°,β=96.811(5)°,γ=90.00°,Z=2,晶胞体积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I,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的熔点为138-1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I,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中式I化合物的ee值>95%。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晶型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苯甲醛、VB1,以乙腈为溶剂,并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至9-10,于60℃搅拌反应,待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肉桂醛、二苯基脯氨醇硅醚、苯甲酸和甲苯,在120℃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反应溶剂,残留物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15:1洗脱,薄层跟踪,合并洗脱液,除去溶剂,所得纯化物与氯铬酸吡啶在二氯甲烷中,50℃下搅拌反应,待反应结束,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50:1洗脱,薄层跟踪,合并洗脱液,除去溶剂,即得式I化合物;
(2)取式I化合物,在常温下于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中缓慢挥发结晶,即得晶型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苯甲醛:VB1=2:0.3摩尔比;苯甲醛:肉桂醛:二苯基脯氨醇硅醚:苯甲酸=2:0.7:0.2:1.8摩尔比;苯甲醛:氯铬酸吡啶=2:0.8摩尔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苯甲醛:乙腈=0.2-0.3:2g/ml;苯甲醛:甲苯=0.2-0.3:2g/ml;氯铬酸吡啶:二氯甲烷=0.1-0.2:1g/m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中,正己烷含量为80~90%v/v。
8.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晶型Ⅰ在制备抗细菌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为大肠杆菌、嗜麦芽单胞菌、诺菲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或表皮葡萄球菌。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晶型I的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9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