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智能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8170.1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凌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樊昕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智能 逃生 系统 | ||
1.一种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周围环境参数的环境传感器、智能逃生允许开关、座椅传感器、逃生控制器、电子门锁系统以及电动车窗系统,其中,所述环境传感器、座椅传感器、电子门锁系统的门锁开关以及电动车窗系统的车窗开关与所述逃生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逃生控制器中的门锁开关模仿电路的输出、车窗开关模仿电路的输出分别与车上的电子门锁系统的门锁开关接口、电动车窗系统的车窗开关接口电气连接,所述逃生控制器根据自动监测环境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适合人生存、自动监测座椅传感器信号判断座椅上是否有人、自动监测智能逃生允许开关信号判断车内人员是否愿意启动智能逃生功能,依此决定逃生控制器的门锁开关模仿电路是否输出解锁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子门锁系统自动解锁以及车窗开关模仿电路是否输出开窗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开窗;
所述环境传感器包括水深传感器,所述逃生控制器自动监测水深传感器信号并判断车辆的淹水深度、自动监测座椅传感器信号判断座椅上是否有人、自动监测智能逃生允许开关信号判断车内人员是否愿意启动智能逃生功能,当车辆的淹水深度达到第一逃生水深设定值且小于第二逃生水深设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车内人员启动了智能逃生功能时,逃生控制器的门锁开关模仿电路输出解锁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子门锁系统自动解锁、车窗开关模仿电路输出开窗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快开窗,即,自动快开启逃生通道;当车辆的淹水深度大于第二逃生水深设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车内人员启动了智能逃生功能时,逃生控制器的门锁开关模仿电路输出解锁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子门锁系统自动解锁、车窗开关模仿电路输出开窗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按避免水突然涌入车内的开窗速度进行慢开窗,即,自动慢开启逃生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传感器包括车内CO2浓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当逃生控制器判断车内CO2浓度大于车内火灾发生时的CO2浓度判定值、车内温度大于车内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判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时,逃生控制器的门锁开关模仿电路输出解锁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子门锁系统自动解锁、车窗开关模仿电路输出开窗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快开窗,即,自动快开启逃生通道;当逃生控制器判断车内CO2浓度大于不适宜人生存的CO2浓度判定值、车内温度大于不适宜人生存的温度判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时,逃生控制器的车窗开关模仿电路输出开窗信号诱导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慢开窗到一个使车内人员不能出到车外的安全车窗开度,即,自动开启生命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传感器还包括车内CO2浓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逃生控制器优先根据自动监测到的水深传感器信号进行判断和执行,其次,再自动监测车内CO2浓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信号,当逃生控制器判断车内CO2浓度大于车内火灾发生时的CO2浓度判定值、车内温度大于车内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判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时,逃生控制器自动快开启逃生通道;当逃生控制器判断车内CO2浓度大于不适宜人生存的CO2浓度判定值、车内温度大于不适宜人生存的温度判定值、座椅传感器表明座椅上有人时,逃生控制器的车窗开关模仿电路输出开窗信号诱导原车上的电动车窗系统自动慢开窗到一个使车内人员不能出到车外的安全车窗开度,即,自动开启生命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键逃生开关,所述一键逃生开关与逃生控制器电气连接,用于强制地自动解锁和自动开窗,当逃生控制器自动监测到一键逃生开关信号判断为需要强制地自动解锁和自动开窗时,逃生控制器自动快开启逃生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控制器被集成到电子门锁系统或电动车窗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传感器还包括图像识别传感器,用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凌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凌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8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平型导体冶金抗磁干扰电缆
- 下一篇:一种移动场合用抗拉轻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