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的电镀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07431.8 | 申请日: | 2014-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亮;刘铭;陈亚超;胡玉峰;刘天立;朱文立;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5/00 | 分类号: | B24D5/00;C25D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齿轮 高效 精密 成形 磨削 电镀 cbn 砂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料磨具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的电镀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齿轮的需求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且对齿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精密齿轮制造工序中,需要使用砂轮对其齿坯形面进行成形磨削。当前市场上为齿轮进行成形磨削的砂轮在磨削线速度、进给量、磨后齿轮表面粗糙度上等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实现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需要使用CBN砂轮。用于齿轮成形磨削的CBN砂轮按结合剂类型可以分为陶瓷结合剂CBN砂轮、金属结合剂CBN砂轮、电镀金属结合剂CBN砂轮。相对于前两种结合剂的CBN砂轮,电镀CBN砂轮在成形磨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其使用寿命内无需对砂轮进行修整仍可以保证形面的几何精度;磨料保持一定的出刃高度,直接和工件接触,从而使得磨削加工效率最高;使用电镀结合剂易于制造曲面、异形等复杂形面的砂轮,而不增加过多的制造成本。因此,电镀CBN砂轮特别适合用于复杂形面工件的高效精密成形磨削。其中,砂轮基体的结构设计、加工精度以及镀层厚度的控制是制造精密成形磨削电镀CBN砂轮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制造的砂轮精度偏低,形状简单,高精度的砂轮则需要依赖进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镀CBN砂轮精度偏低,形状简单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齿轮的快速成形磨削,使得加工的工件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4的电镀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的电镀CBN砂轮,包括碟形基体和其边缘的磨料区,所述磨料区的质量占基体总质量的4%~15%,所述磨料区上的磨料层截面形状为上底与两腰倒圆角的等腰梯形。
所述磨料区的质量占基体总质量的4%,所述等腰梯形的两腰与下底的夹角为60°,倒圆角的倒角半径r为0.1~0.5。
所述砂轮基体上距圆心R为25~27mm的同心圆弧上均匀分布有丝孔和圆孔。
所述的丝孔包括3个丝孔Ⅰ和3个丝孔Ⅱ,圆孔为6个。
用于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的电镀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先加工砂轮基体,然后将砂轮基体依次进行阴阳极交替电化学除油、夹具+静电吸附膜绝缘组装、阴阳极交替电解处理、冲击法预镀、上砂、加厚和电镀砂轮后处理。
所述的电镀砂轮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砂轮的圆弧磨料层平均划分为4-20个区域,将每个区域先后浸入活化液,深度为1-3mm,电流为密度1A*dm-2,时间为3~10min;然后将砂轮取出进行清洗、烘干,圆弧上和平面上的出刃高度偏差在5%~15%;
2)将电镀砂轮整体进入活化液中,电流密度10A*dm-2,电解时间20~30s;
3)将砂轮置入到电镀槽中,电流密度1A*dm-2,电镀8~10min,电镀完成后将夹具和静电吸附膜拆卸,放进烘箱中,烘箱温度保持为75~85℃,时间100~130min。
所述砂轮所用的磨料为CBN,粒度为50/60~170/200,镀层埋入率为50~60%,圆弧上和平面上的出刃偏差在小于20%。
所述的活化液为浓度20%的稀硫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的碟形基体和其边缘的磨料区,所述磨料区的质量占基体总质量的4~15%,这种结构优化了砂轮的质量分布,使得磨料层在磨削工件过程中负载减轻,有助于提高砂轮的极限转速;加快了磨屑的排出和冷却液的渗透;
2)磨料层的截面形状为上底与两腰倒圆角的等腰梯形,两腰与下底的夹角为60°。倒圆角的倒角半径r为0.1~0.5增加了磨料层接触工件的面积,避免了点接触,从而减缓了砂轮给进时工件对其磨料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电力负载动态谐波滤波器的协调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化模拟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