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135.8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蔚翠;冯志红;李佳;何泽召;王晶晶;刘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35 | 分类号: | 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器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单晶、多晶和纳米晶金刚石为材料基础的器件统称为金刚石基器件,例如金刚石MESFET、MISFET、JFET等。金刚石基器件具有工作温度高、击穿场强大、截止频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是未来微波大功率领域的首选。栅源和栅漏电阻增加,晶体管的频率性能下降。大的欧姆接触电阻是金刚石器件寄生电阻的主要来源,因此只有降低欧姆接触电阻才能提高金刚石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刚石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在金刚石沟道与源漏金属间设置石墨烯层,石墨烯与金刚石,石墨烯与源漏金属间可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可以极大减小金刚石器件的欧姆接触电阻,提高金刚石器件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刚石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有导电沟道的金刚石表层上的有源区覆盖光刻胶;
(2)将有源区外金刚石导电沟道去除;去除光刻胶
(3)在源、漏位置以外处覆盖光刻胶;
(4)转移石墨烯覆盖在金刚石表面;
(5)在石墨烯上面沉积欧姆接触金属;
(6)剥离,形成源漏;
(7)制备栅。
步骤(1)中金刚石表面导电沟道为n型或p型。
步骤(1)中金刚石中形成表面导电沟道的方法为氢等离子体处理法、化学掺杂法或B掺杂法。
步骤(2)去除导电沟道的方法为干法刻蚀。
步骤(2)去除导电沟道的方法为等离子体刻蚀法。
步骤(4)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步骤(5)所述欧姆接触金属为钌、铑、钯、银、锇、铱、铂、金、钛、铝、铬、锗、钼、镍、钨、铜、钴或铁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相互组合的合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在金刚石沟道与源漏金属间设置石墨烯层,石墨烯与金刚石,石墨烯与源漏金属间可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可以极大减小金刚石器件的欧姆接触电阻,提高金刚石器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步骤(3)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步骤(4)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步骤(5)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步骤(6)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步骤(7)的流程图;
1为金刚石,2为导电沟道,3为光刻胶,4为石墨烯,5为欧姆接触金属,6为在源,7为漏,8为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在有p型导电沟道的金刚石半导体材料表面上的有源区覆盖光刻胶;
第二步,以光刻胶为掩膜,将有源区外金刚石导电沟道氧等离子体刻蚀10分钟,去除导电沟道;
第三步,在源、漏位置以外处覆盖光刻胶;
第四步,将利用CVD法在Ni衬底上生长的双层石墨烯转移并覆盖在金刚石表面;
第五步,在石墨烯上面沉积欧姆接触金属Ti/Au 10 nm/200nm;
第六步,剥离,形成源漏;
第七步,电子束光刻制备栅长100 nm的T型栅,蒸发200 nm Al栅金属,剥离,形成金刚石器件。
实施例2
第一步,在有n型导电沟道的金刚石半导体材料表面上的有源区覆盖光刻胶;
第二步,以光刻胶为掩膜,将有源区外金刚石导电沟道氧等离子体刻蚀10分钟,去除导电沟道;
第三步,在源、漏位置以外处覆盖光刻胶;
第四步,将利用CVD法在Ni衬底上生长的双层石墨烯转移并覆盖在金刚石表面;
第五步,在石墨烯上面沉积欧姆接触金属Ti/Au 10 nm/200nm;
第六步,剥离,形成源漏;
第七步,电子束光刻制备栅长100 nm的T型栅,蒸发200 nm Al栅金属,剥离,形成金刚石器件。
实施例3
第一步,在有p型导电沟道的金刚石半导体材料表面上的有源区覆盖光刻胶;
第二步,以光刻胶为掩膜,将有源区外金刚石导电沟道氧等离子体刻蚀10分钟,去除导电沟道;
第三步,在源、漏位置以外处覆盖光刻胶;
第四步,将利用CVD法在Cu衬底上生长的石墨烯转移并覆盖在金刚石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