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泵及真空排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725.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及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7/08 | 分类号: | F04B3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泵 真空 排气 方法 | ||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3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62560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泵及真空排气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泵一般具备温度不同的两种低温板。气体冷凝在低温的低温板上。随着低温泵的使用,在低温低温板上冷凝层逐渐成长,最终可能会与高温的低温板接触。如此一来,在高温低温板与冷凝层的接触部位,气体再次气化且向周围释放。之后,低温泵将无法充分发挥原来的作用。因此,此时的气体吸留量赋予低温泵最大吸留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5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示例性目的之一在于提高低温泵的气体吸留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低温泵,其具备:制冷机,具备第1冷却台及被冷却至温度低于所述第1冷却台的第2冷却台;第1低温板,具备具有主开口的放射屏蔽件及横跨所述主开口的板部件,且与所述第1冷却台热连接;以及第2低温板,被所述第1低温板包围,且与所述第2冷却台热连接,所述板部件具备:板主体部;以及外缘部,用于将所述板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放射屏蔽件上,所述板主体部具备:气体通过区域,具有用于使冷凝在所述第2低温板上的气体通过的多个小孔;以及气体遮蔽区域,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于与所述气体通过区域不同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使用低温泵的真空排气方法,其中,所述低温泵具备横跨主开口的板部件和与所述板部件对置的所述第2低温板;所述方法为,将所述板部件及所述第2低温板分别冷却至第1温度及低于第1温度的第2温度;通过形成于所述板部件的表面的一部分上的多个小孔,将气体接收在所述板部件与所述第2低温板之间;以及使所述气体冷凝在所述第2低温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低温泵,其具备:第1低温板,具备具有主开口的放射屏蔽件及横跨所述主开口的板部件;以及第2低温板,具备与所述板部件对置的前表面,且被冷却至温度低于所述第1低温板,所述前表面具备中心区域以及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外侧区域,所述板部件具备:气体通过区域,具有用于使冷凝在所述第2低温板上的气体通过的多个小孔,且与所述外侧区域对置;以及气体遮蔽区域,与所述中心区域对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低温泵,其具备:第1低温板,具备具有主开口的放射屏蔽件及配设于所述主开口的入口低温板;以及第2低温板,被所述第1低温板包围,且被冷却至温度低于所述第1低温板,所述放射屏蔽件具备包围所述第2低温板的侧部,在所述侧部与所述第2低温板之间形成有具有狭窄部的间隙,所述入口低温板在与所述狭窄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气体遮蔽区域。
此外,将本发明的构成要件或表现,在方法、装置及系统等之间相互替换,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低温泵的气体吸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低温泵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中:10-低温泵,16-制冷机,18-第1低温板,20-第2低温板,22-第1冷却台,24-第2冷却台,26-屏蔽件开口,30-放射屏蔽件,32-板部件,36-屏蔽件侧部,37-安装座,41-开环状部分,42-安装孔,43-侧向间隙,44-开环状间隙,46-上方间隙,48-下方间隙,50-板主体部,52-板外缘部,54-小孔,56-气体通过区域,58-气体遮蔽区域,61-顶板前表面,62-中心区域,63-外侧区域,74-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