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8687.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炎华;于鹏;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5/04 | 分类号: | C07D275/04;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唑 乙酰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类物质可用于工业杀菌剂、农业杀菌剂、医用杀菌剂等。
背景技术
新药的开发是药物合成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含氮杂环化合物以其优异的生物活性,而备受药物合成研究人员的青睐。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效广谱杀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同时,具有低毒、药效持续时间长、对环境安全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如造纸工业纸工业的调浆、涂料、粘合剂、颜料、油漆、建材、纤维、木材、皮革、胶卷、电缆、电器通讯设备以及润滑油、胶乳、淀粉糊等的防霉、防腐。同时也可用在化妆品作为杀菌剂和工业冷却循环水中作为杀藻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一种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其中,R选自氢、C1~C5的烷基、C1~C5的烷氧基、卤素或硝基;优选氢、2‐甲氧基、4‐甲氧基、4‐溴、2,6‐二甲基或2‐氯‐4‐硝基。
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取代苯胺、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酸以及缩合剂HoBt(1-羟基苯并三氮唑)和EDCI(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有机溶剂中25~30℃反应16~24h的本发明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的定义如上所述。
本发明所述的取代苯胺和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酸摩尔比为1:1~3,优选1:1~1.5;取代苯胺与缩合剂HoBt的摩尔比为1:1~2,优选1:1.1~1.3;取代苯胺与缩合剂EDCI的摩尔比为1:1~2,优选1:1.1~1.3。
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DMF或DMSO中的一种。
反应完毕,将溶液倒入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经过滤、酸洗、水洗、干燥,得所述的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粗产品,再经柱层析得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
所述的柱层析使用的色谱柱为正相硅胶色谱柱,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0.9~1.3。
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在制备杀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在一个分子内同时引入酰胺和异噻唑啉酮活性基团,强化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合成了结构新颖的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酰胺类衍生物,较之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2)采用缩合剂合成,反应条件温和;
3)反应操作简便,反应收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N‐苯基乙酰胺(a)及其合成方法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1mol苯胺,0.011mol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酸,加入0.012mol的HoBt和0.012mol的EDCI作为缩合剂,用DMSO溶解即可,室温反应20h。反应完毕,将溶液倒入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酸洗、水洗、干燥,得粗产品。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1)得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N‐苯基乙酰胺,产物为米白色固体,收率:63.4%,熔点:190~192℃。
1H NMR(DMSO‐d6,500MHz):5.15(s,2H,CH2),7.06‐8.10(m,9H,Ar‐H),10.20(s,1H,NH)。
IR(cm‐1):3267,3059,1673,1632,1596,1296,1150,649。
实施例2 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N‐(2‐甲氧基苯基)乙酰胺(b)及其合成方法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1mol的2-甲氧基苯胺,0.013mol苯并异噻唑啉酮乙酸,加入0.011mol HoBt和0.012mol EDCI作为缩合剂,用DMF溶解即可,室温反应24h。反应完毕。将溶液倒入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酸洗、水洗、干燥,得粗产品。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1.1)得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N‐(2‐甲氧基苯基)乙酰胺,产物为黄色固体,收率:67.5%。熔点:160~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8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