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猪苓菌粉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97346.8 申请日: 2014-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3820334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曾化伟;乔洁;饶胜齐;李煜林;孙见凡 申请(专利权)人: 曾化伟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液态 深层 发酵 生产 猪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真菌的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猪苓菌粉的方法。

技术背景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是一种药用真菌。我国古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猪苓的记载。《本经》记载其主痃疟、利水道。《药性论》记载其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本草求真》其文曰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人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神农本草经》将猪苓列为上品,是利水渗湿的常用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T Miyazaki和N Oikawa首次从猪苓菌核中提取出猪苓多糖,经临床证明是具有药理作用的有效组分。临床上猪苓多糖用于原发性肺癌、肝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道癌和白血病等放化疗的辅助治疗。

目前已报道的猪苓发酵生产专利,主要有栽培生产和固体发酵生产方式(见中国专利号CN1332019C、CN101849476、CN101080989B、CN1912199B、CN100469868C和CN101080989B)。栽培猪苓存在非常不利的因素:(1)受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菌核从萌发到成熟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以至于猪苓菌核在药材市场上始终是供不应求;(2)猪苓的林地栽培还需要消耗大量木材,会破坏森林资源。固态发酵生产猪苓一般也需要较长时间(一般20d以上),且菌丝体生长期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亟待开发新的猪苓生产方式。液态发酵技术具有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产量高、发酵周期短、活性成分高和生产效益高等优点,较栽培和固体发酵生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必将成为猪苓的主要生产方法。然而已报道的液体发酵生产猪苓存在着发酵周期较长、需与蜜环菌共发酵或研发规模小等缺点(见中国专利号CN1332019C、CN101294139A和CN101948760)。为此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液体发酵生产猪苓菌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较大规模的生产出较经济、食用安全和多糖成分较高的猪苓菌粉。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猪苓菌丝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的斜面培养:将菌种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28℃,培养2-4d,得到斜面菌种;

(2)种子的制备:将斜面菌种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温度25-28℃,转速100-150rpm,培养2-4d,获得一级摇瓶种子;将一级摇瓶种子以体积比5%移入摇瓶中进行再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5-28℃,转速100-150rpm,培养2-4d,得到二级摇瓶菌种;

(3)发酵培养:将步骤(2)得到的适量种子转入装灭菌培养基的500L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28℃,罐压0.02-0.05Mpa,搅拌速率80-150rpm(2h搅拌5min),通气量1∶0.8V/V·min~1∶1.5V/V·min,发酵60-80h后放罐(放罐标准为:发酵液变得粘稠,培养基菌pH降到3.0~4.0,菌丝体的浓度达到20~30g湿菌丝/100mL);

(4)菌粉的加工:将发酵液经板框过滤后放置12-24h,在60-85℃的烘箱中烘6-12h,将菌粉经粉碎机进行粉碎,即为猪苓菌粉。

上述的猪苓菌的发酵方法,所涉及到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20g/L,玉米粉10-20g/L,豆粕粉5-15g/L,VB1 10-20mg/L,KH2PO41-3g/L,MgSO4.7H2O 0.5-1g/L,豆油0.5-1.5g/L,泡敌0.5-1g/L,其余为饮用安全水,pH5.5-6.0(用食品级NaOH调节p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化伟,未经曾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