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5230.0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兆晶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F27B14/10;B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铸锭 氮化 涂层 坩埚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坩埚本体和氮化硅涂层;所述陶瓷坩埚本体为方形结构,上部开口,四角与底边经过圆角处理,四面厚度均匀相同,底部厚度厚于四面侧壁;所述陶瓷坩埚本体内部,喷涂有氮化硅涂层,所述氮化硅涂层均匀涂制在所述陶瓷坩埚本体内表面上,所述氮化硅涂层厚度为毫米量级;所述陶瓷坩埚本体为耐高温结构陶瓷预制件,经过模压成型,高温烧结固化,表面研磨加工而成;所述氮化硅涂层由氮化硅粉体、高纯水和硅溶胶以一定比例配制成浆料,所述的浆料成份配比为氮化硅:硅溶胶:高纯水=1.25:1:3;所述浆料经过喷枪喷涂于所述坩埚内表面上,并经过烘培处理,在所述的陶瓷坩埚本体内表面形成牢固的、均匀的表面氮化硅层;所述氮化硅粉体用量宜向增加用量方向优化,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氮化硅用量为大于24%;所述高纯水用量宜越少越有利,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纯水用量为小于60%;所述硅溶胶,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硅溶胶用量为大于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培处理,烘培温度为180---220℃;控制烘培时间为1小时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层制备方法是:
3.1配料:按照配比要求,称量确定数量的高纯水;按照配比要求,称取确定数量的硅溶胶;将所述的高纯水缓慢加入到所述的硅溶胶中,并在添加过程中,进行搅拌均匀。按照配比要求,称取确定数量的氮化硅粉体,备用。
3.2浆料配制:在连续均匀搅拌条件下,控制温度为25--35℃,将所述氮化硅粉体缓慢加入到所述高纯水和硅溶胶混合液中,待全部添加完成,整体混合均匀后,即得所需浆料。
3.3喷涂:在喷涂之前,应预先对浆料进行连续搅拌,预搅拌时间至少为20分钟;保持室内温度为25--35℃;保持待喷涂陶瓷坩埚本体温度为70--80℃;为保证喷制的均一性,要求对喷枪进行适当预热;控制喷枪喷雾量,控制喷枪到陶瓷坩埚本体表面的距离为10--15CM;最终控制喷涂氮化硅涂层厚度为0.3--0.7范围。
3.4烘培:控制烘培温度为180---220℃;控制烘培时间为1小时以内;采用非强制排风烘制,自然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坩埚本体尺寸为(800mm--110mm长)*(800mm--110mm宽)*(400mm--mm600高);侧壁厚度为20mm—40mm;底部厚度为2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涂层厚度为0.3mm--0.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铸锭氮化硅涂层坩埚及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纯水电阻率要求大于15兆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兆晶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兆晶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52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